一、《三穗縣志(1991-2010)》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全面系統(tǒng)記述三穗縣20年的發(fā)展過程及現(xiàn)狀,突出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力求思想性、科學性、資料性相統(tǒng)一。二、本志為三穗建縣以來編修的第二部縣志,即《三穗縣志》續(xù)志。三、本志采用中篇結構。全志除概述、大事記、人物、附錄、索引不設章節(jié)外,按地理、經濟、政治、文化排列,共20編。編下設章、節(jié)、目、子目四級,目為基本記述單元。根據(jù)需要,個別不設目的節(jié)或目下設的子目為記述實體。四、本志采用述、記、志、傳、圖、表、錄諸體,以志為主,綜合運用。志首設概述,統(tǒng)攝全志;次列大事記,以時為序,縱貫歷史;中設專志,為全志主體;末綴附錄、索引。五、本志上限起于1991年,下限止于2010年。個別事項為了與前志史料銜接,作適當上溯。六、本志人物遵循“以本籍為主,生不立傳”之通則,將已故人物以卒年為序列入傳記;對三穗縣(團)級以上干部、副高以上職稱專業(yè)技術人員,省(部)級以上單位表彰的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三穗籍在縣外副處級以上干部和副高以上職稱專業(yè)技術人員列入名錄記載。七、本志計量單位采用國家法定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歷史計量單位照舊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