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病的療效己為臨床的實踐所肯定,而且逐漸為西方國家所接受。早在秦漢時代灸和針己廣泛用于疾病治療上,那時在西部守疆士卒的療效記載中,即有“治十中十,治百中百”的顯著效果。灸在治療瀉痢、黃痘、傷寒、肺癆等疾病上都有記載。但至今對針灸的機理尚不清楚,尤其是其所依據的經絡,在人身上屬於什麼組織,這一問題一直在醫(yī)者和患者中留存著。針灸的神秘性本人在童年時代就有,記得那時聽大人說起,村上有個年輕人腹疼得要死,當地叫“絞腸痧”(即闌尾炎),又遠離醫(yī)院,家人無路可走,正著急時,有一個挑擔的剃頭師傅路過這里,說可來一試,只見他從腰間拔出兩根金針在病人的穴道上刺了下去,片刻病人便安靜下來了,待這師傅收針走后沒幾天,那年青人便如常人在村里走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