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吳王闔閭傳》:本書描述一代雄主吳王闔閭的故事。吳王闔閭,姬姓,名光,又稱公子光,吳王諸樊之子。公元前548年,諸樊在戰(zhàn)場中箭身亡。后王位被余眜之子僚繼承,吳王僚平庸無能,貪圖享樂,沒有作為。而失去繼承權的公子光見大局已定,暫時沒有抗爭。公元前515年,公子光結識楚國人伍子胥。伍子胥出逃吳國,在市場上吹簫乞討,公子光便暗中與伍子胥聯手,謀劃奪位。在一場夜宴上,義士專諸刺殺吳王僚,公子光奪取王位,史稱吳王闔閭。此后吳王闔閭邀請在吳國避難的軍事家孫武出山。被后世尊為文圣和武圣的伍子胥和孫武在吳國走上歷史舞臺。吳王闔閭施展雄才大略,委任伍子胥為宰相,孫武為大將軍,實施伍子胥的治國方針,建立了一支富有戰(zhàn)斗力的軍隊。吳國迅速崛起。公元前506年,吳軍伐楚,孫武以少勝多,占領楚國首都郢都。戰(zhàn)后,吳國一躍而躋身大國行列。下冊《吳王夫差傳》:本書以夫差復仇興國,成就霸業(yè)后迅即覆亡和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復國滅吳為兩條主線,中間穿插范蠡、西施與夫差之間的情感、政治糾葛,情節(jié)跌宕起伏,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兩千多年前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興師伐越,被越國打敗,闔閭身隕。夫差帶著悲痛和仇恨登上了吳王的大位,整軍經武,欲報越國一戈之仇。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派軍進攻吳國,兵敗求和,入吳為臣。在此期間,臥薪嘗膽,韜光養(yǎng)晦。為施美人計,范蠡甚至將自己的心愛的浣紗女西施獻給夫差。三年后,夫差不顧伍子胥的強烈反對和阻撓,放勾踐一行歸國。公元前482年,夫差舉兵北伐,黃池會盟;勾踐乘虛而入,殺吳太子,迫使吳國求和。隨后幾年,越國在笠澤大敗吳軍,吳國自此一蹶不振。此前,夫差錯殺伍子胥,羞愧難當,悔不當初。與勾踐對峙幾年后,夫差終被打敗。他拒絕投降,自刎而死。與他共同生活了17年的西施,早已和夫君結下了深厚感情,亦服毒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