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 阿納特·比萊茨基(Anat Biletzki),哲學教授,任教于康涅狄格州的昆尼皮亞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此前曾在特拉維夫大學哲學系工作多年。著有《(過度)解讀維特根斯坦》([Over] Interpreting Wittgenstein)、《人權的哲學》(Philosophy of Human Rights: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等。編者 | 阿納特·馬塔爾(Anat Matar),特拉維夫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著有《倫理學的貧困》 (The Poverty of Ethics)、《現(xiàn)代主義與哲學語言》(Modernism and the Language of Philosophy),編有《理解維特根斯坦,理解現(xiàn)代主義》(Understanding Wittgenstein, Understanding Modernism)。 作者團隊:吉利德·巴-埃利(Gilead Bar-Elli)、耶米瑪·本-梅納姆(Yemima Ben-Menahem)、阿納特·比萊茨基(Anat Biletzki)、朱麗葉·弗洛伊德(Juliet Floyd)、艾力·弗里德蘭德(Eli Friedlander)、彼得·哈克(P.M.S.Hacker)、雅克·亨迪卡(Jaakko Hintikka)、彼得·希爾頓(Peter Hylton)、俞瓦·盧里(Yuval Lurie)、阿納特·馬塔爾(Anat Matar)、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露絲·安娜·普特南(Ruth Anna Putnam)、雅各布·羅斯(J. J. Ross)、馬克·薩克斯(Mark Sacks)、約翰·斯克魯普斯基(John Skorupski)譯者介紹譯者 | 劉小濤,上海大學哲學系教授、系主任,中山大學博士。曾先后赴美國羅格斯大學、塞浦路斯大學從事訪問研究。著有《語言能力和語言知識》,譯有《動物的社會行為》《論攻擊》等。譯者 | 何朝安,東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復旦大學博士。主要從事分析哲學、語言哲學、哲學邏輯等領域的研究。在《邏輯學研究》《哲學動態(tài)》等國內(nèi)外學術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譯者團隊:代海強、薛少華、陸鵬杰、蔣薇、潘磊、李主斌、譚力揚、倪明紅、陳敬坤、朱林蕃、孫騫謙、張孟雯、徐召清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導論 1 分析哲學:何謂,何來,何往? 彼得·哈克(P. M. S. Hacker) 著 代海強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