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序 魅力型連接者和群體智慧 // VII
推薦序 道當有道 // XIX
引 言 // XXIII
導 語 本書靈感 // XXXI
第一部分 認識社群
第一章 理解社群 // 003
有的社群并不需要正式入會,卻讓我們覺得自己與它緊密相關。因為這個社群的價值觀和定位讓人感覺舒服且合適,并且它通過獨有的方式幫助成員們解答了三個問題:我是誰?我該如何行動?我有怎樣的理念?
第二部分 歸屬感的七條原則
第二章 界線原則 // 029
界線是一條內部人員和外部人員之間公認的分界。有了界線,內部人員會更加堅信和認同他們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并比外人更了解彼此,同時也能夠將外人隔離在外,以更好地維護成員的體驗和權益。
第三章 入會原則 // 039
許多社群成員缺少歸屬感,即便是在所有成員都要受邀才能加入的私密社群,這種現象也同樣存在。而不同類型的入會儀式或形式會讓成員消除歸屬感危機,幫助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真正地為所加入的社群接納。
第四章 儀式原則 // 045
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一定的儀式都非常重要。它是一種將意義帶入我們生命的工具,讓我們得以界定或明確某個關鍵性的時段或事件。有的人甚至將某種儀式與一個人的實際成長或成就畫等號。
第五章 “神殿”原則 // 065
“神殿”是擁有共同價值觀的人舉行社群活動或儀式的地方,社群成員能夠在這里找到“大本營”。在某種程度上,“神殿”代表著社群的力量和正統性。它是一個神圣的場所,一個專為特殊用途留出的場所。
第六章 故事原則 // 073
故事是人類進行學習的最有效方式。在傳達社群價值觀及打造社群上,故事的傳播速度及效果是使命宣言或價值觀宣言所不及的。不僅如此,故事對于社群定位的介紹,要比其他所有傳播形式加起來的效果還要好。
第七章 符號原則 // 079
使用符號是一種讓社群變得更強大的方式,它代表了一系列的理念和價值觀。符號最好不要淺顯易懂,以便留出詮釋空間,使其內涵能夠涵蓋不斷演進和發(fā)展的新的社群理念。
第八章 內圈原則 // 085
幾乎每個社群都有層層遞進的內圈,不同的內圈代表不同的層級。人們都想躋身某個負有盛名的內圈,或許不只是為了顯示權力、身份和被尊敬,也是為了找到新的方式參與集體并做出貢獻。
第三部分 深層思考
第九章 識別不健康的社群 // 115
有害的異教組織會引導人們去做他們以前認為可憎的事情,甚至會讓他們在數月到數年的時間里進行自我傷害,更有甚者,失去某種自由。必須要清楚宗教與異教之間的異同,以正確識別宗教,避免陷于異教。
第十章 在線管理社群的智慧 // 123
在線社群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幫助社群成員找到彼此并進行溝通交流。通過在線平臺發(fā)展起來的情誼不僅強大堅固,也有效地充實了人們的生活。但管理社群需要豐富的智慧,管理者要充分利用七條原則進行在線社群管理。
后 記 終點與開端 // 137
附錄A 領導者問題清單 // 143
附錄B 晚餐社群案例研究 // 155
致 謝 // 189
作者簡介 //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