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論
一、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二、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一、需求與供給
二、彈性
第三章 消費者選擇
一、基數(shù)效用論
二、無差異曲線和效用函數(shù)
三、預算約束
四、最優(yōu)選擇
五、推導需求曲線
六、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
七、完全替代品與完全互補品
八、不確定性分析
第四章 生產技術
一、企業(yè)的性質及其他問題
二、短期生產分析
三、長期生產分析
第五章 成本
一、成本與利潤
二、短期成本分析
三、長期最優(yōu)選擇
四、長期成本曲線
五、生產函數(shù)推導成本函數(shù)
六、規(guī)模報酬與規(guī)模經濟
第六章 完全競爭市場
一、完全競爭市場概述
二、短期利潤最大化
三、長期選擇
四、生產者剩余
五、競爭性市場的福利分析
第七章 不完全競爭市場
一、壟斷市場
二、價格歧視
三、壟斷競爭
四、寡頭
第八章 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一、要素市場
二、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與兩種要素市場的結合
三、要素的供給
第九章 一般均衡論和福利經濟學
一、相關概念
二、交換
三、生產
四、完全競爭市場的效率
第十章 博弈論初步
一、博弈論與策略行為
二、支付矩陣與純策略納什均衡
三、囚徒困境
四、混合策略納什均衡
五、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
第十一章 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一、市場失靈的四個原因
二、外部性
三、公共物品與公共資源
四、信息的不完全與不對稱
……
第十二章 宏觀經濟的基本指標及其衡量
第十三章 國民收入的決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四章 國民收入的決定:IS-LM模型
第十五章 國民收入的決定:AD-AS模型
第十六章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
第十七章 宏觀經濟政策
第十八章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第十九章經濟增長
第二十章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
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