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兒時的記憶
  一  歇腳亭旁的小茶館
  二  亡命逃脫抓壯丁
  三  “我怎么沒有爸爸?”
  四  出走5年后的第一封家書
  五  兩個弟弟學哥哥,先后參加志愿軍
  六  沉甸甸的軍功章與血染般的烈士證
  七  在土地廟旁壘起一座小石屋
  八  砍掉了那棵可恨的枇杷樹
  九  娘逝世后的第一個暑假在外婆家度過
第二章  守望相助
  一  小興華吃上了國家糧
  二  在“政府兒”“公家兒”的光環(huán)下成長
  三  特批入伍成為“特殊兵”
  四  當兵半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五  從連隊文書到省軍區(qū)副團級干部
  六  前行路上得益于賢妻
第三章  尋蹤覓跡
  一  央視《等著我》發(fā)布尋父消息
  二  兩本軍史書籍提供路線圖
  三  在父親生前的部隊做客
  四  《海峽都市報》發(fā)現新線索
  五  《閩侯鄉(xiāng)音》報添磚加瓦
  六  向國家信訪局領導求助
  七  尊崇英烈,“志愿者”出陣給力
  八  老兵陳禮源講述當年征程
  九  老兵尤本燦講述朝鮮戰(zhàn)場往事
  十  軍醫(yī)陳鴻寶講述救死扶傷情況
  十一  尤本燦再談當年烈士安葬事宜
第四章  戰(zhàn)地解密
  一  一封遲來70年的“邀請函”
  二  在開往朝鮮平壤的國際列車上
  三  在朝鮮首都享受一次國賓般的待遇
  四  江東烈士陵園的所見所聞
  五  奔赴元山和五圣山途中,感知抗美援朝戰(zhàn)地境況
  六  在九峰里烈士陵園與父親陰陽對話
  七  在上甘嶺烈士陵園2號墓區(qū)了卻心愿
第五章  告慰英魂
  一  舉行莊重的“田全仁烈士回歸故里祭奠會”
  二  請專家畫像,讓父親“活”起來
  三  把英雄父親光輝形象搬上銀幕
附錄:多種媒體對“尋父”的報道目錄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