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感覺異常和運動減退是腦卒中后常見的功能障礙,二者受損導致雙手完成任務的質量、效率下降,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社會參與能力、自信心和生存質量等均有消極影響。臨床工作總結發(fā)現,腦卒中后 80%以上的患者存在上肢運動功能障礙,同時 50%的患者存在感覺功能障礙。相比運動與大腦可塑性的研究,感覺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和機制處于相對不明朗的階段,手部感覺恢復與大腦神經機制的關系有待進一步明確。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專項“老年全周期康復技術體系與信息化管理研究”提出需要重點研發(fā) 6項針對老年運動、感覺、認知、語言和心等功能障礙的創(chuàng)新康復技術,其中就包括手腦 -感知綜合康復干預技術。隨著對感覺功能康復理論研究逐漸深入,本人帶領的手功能康復團隊于 2020年在《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發(fā)表題為“腦卒中上肢康復:手腦感知與手腦運動”的理論文章。為了研發(fā)適用于感覺功能障礙康復的設備,手功能康復團隊聯合上海電氣智能康復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產、學、研、醫(yī)模式下的合作,并成功開發(fā)了第一代手腦感知評定與訓練設備,經過臨床試驗驗證該設備能有效改善腦卒中后上肢感覺與運動功能(圖 1,圖 2)。為了進一步推廣手腦感知理論與實踐,手功能團隊聯合企業(yè)及全國專家團隊進行了本書的撰寫。 本書共分為 5篇:手腦感知理論篇、手腦感知評估篇、手腦感知設備篇、手腦感知治療篇和手腦感知案例篇。手腦感知理論篇主要對手腦感知理論進行深入解讀;手腦感知評估篇對現有評定技術進行分類介紹;手腦感知設備篇介紹了手腦感知樣機及第一代產品;手腦感知治療篇主要對手腦感知五步法進行介紹;手腦感知案例篇介紹了基于手腦感知的理論和技術在具體病例中的應用。希望通過每部分內容的層層遞進能幫助各位讀者更好地了解手腦感知的理論與內涵。 “腦卒中上肢康復:手腦感知與手腦運動”自提出至寫序時已被下載 767次,被引用 19次,獲得了全國學者的關注。由于時間倉促,本書難免存在疏漏之處,希望讀者能批評指正,也希望更多學者能關注手腦感知理論及技術的研發(fā)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