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境指說話人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場面情境。社會環(huán)境包括禮樂制度、政治生態(tài)、社會風氣、鄉(xiāng)黨民俗等,場面情境包括時間、說話人、受話人、地點、事件、緣由,以上可統(tǒng)稱為語境因素。如果把這些因素還原出來,理解原文就容易多了,這就是編寫本書之初衷。孔子的話本來是有語境的,但一經編成語錄體的《論語》,語境就被剝離了,據(jù)統(tǒng)計,《論語》全書512章(楊伯峻本)中僅有53章從字面可見語境,其余大部分看不到語境,只是孤立的只言片語,這樣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歧義。 探求語境對理解《論語》本義尤為必要。史料浩繁,作者查閱了歷代有代表性的《論語》注本,包括《論語集解》《論語義疏》《論語注疏》《論語集注》《論語正義》《論語集釋》《論語譯注》《論語新解》等,以及有相關語境記載的古籍文獻,盡力探求《論語》章句的發(fā)生時間、社會環(huán)境、說話場景等語境因素,希望能為《論語》研究愛好者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