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社會以來,人類社會治理從原子化個體角度出發(fā),建構起一種制度主義的公共行政。進入21世紀,隨著人類社會治理主體的多元化,公共行政思想逐漸向行動主義轉向。傳統(tǒng)公共行政的發(fā)展進程,是行政人格獨立性不斷異化和喪失的過程,與之相伴的是行政人員依附性人格和工具性人格的生成與建構。隨著服務型政府作為一種新型社會治理模式登上歷史舞臺,行政人員人格的獨立性訴求日益凸顯。本書通過文獻分析,將影響行政人格建構的因素概括為關系(人身、權力)、工作(規(guī)則、效率)、信仰(信任、服務),探索在不同歷史階段,各種因素在行政人格的生成與建構中的影響,及其所催生的不同類型的行政人格。本書認為,服務型政府建設通過公共組織、道德制度、合作文化的轉變?yōu)樾姓烁裆商峁┛陀^環(huán)境和行動背景,實現(xiàn)對行政人格的社會建構,在此過程中,行政人員完成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的轉向,在道德制度保障下獲得實質性的倫理自主性,在合作文化的熏陶中確立起公共性信仰,從而完成自我人格的建構。從人格建構來看,傳統(tǒng)的制度到組織到個體的單向作用轉向個體、組織、制度各要素之間的雙向互動,結果就是行政人員獨立人格的生成,這標志著服務型社會治理模式轉變的徹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