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章 認識相機 9
1.1 相機的分類與重要指標 10
按鏡頭分類 10
按取景方式分類 10
按畫幅尺寸分類 14
像素的重要性是怎樣的 17
1.2 專業(yè)相機的分類 19
什么是入門型相機 19
什么是高端入門型相機 20
什么是專業(yè)型單反 無反 20
第 2章 攝影技術—對焦與對焦系統(tǒng) 22
2.1 認識對焦 23
對焦原理是怎樣的 23
自動對焦與手動對焦 24
2.2 單點與多點對焦 26
多點對焦的原理 26
單點對焦的原理 28
2.3 自動對焦的三種模式 30
單次自動對焦(佳能ONE SHOT,尼康與索尼AF-S) 30
智能自動伺服對焦(佳能AI SERVO,尼康與索尼AF-C) 31
智能自動對焦(佳能AI FOCUS,尼康與索尼AF-A) 32
第3章 攝影技術—曝光與測光 33
3.1 曝光與曝光過程 34
認識曝光的概念 34
曝光三要素 35
3.2 自動曝光、半自動曝光與手動曝光 36
光圈優(yōu)先、快門優(yōu)先與P 模式的適應場景 36
手動曝光模式 40
B 門模式 41
3.3 曝光補償、白加黑減與包圍曝光 43
什么是曝光補償 43
什么是白加黑減 44
什么是包圍曝光 47
3.4 測光與曝光效果 49
測光的原理 49
何為評價測光 51
何為局部測光 52
何為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53
何為點測光 54
第4章 攝影技術—光圈、快門、ISO感光度與畫面效果 56
4.1 光圈與照片虛實 57
光圈的概念與作用 57
光圈值的大小怎樣衡量 58
景深究竟是什么 59
景深4 要素 60
最佳光圈如何使用 62
實拍中大光圈的用途 63
實拍中小光圈的用途 64
4.2 快門與照片動靜 65
什么是快門 65
快門的兩個作用 67
4.3 ISO 感光度與照片畫質 69
ISO 和感光度是否相同 69
不同的感光度與畫質 71
用低感光度拍攝風光畫面 73
手持相機拍攝弱光環(huán)境 73
高感光度與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 74
第5章 攝影技術—白平衡與照片色彩 76
5.1 全面掌握抽象的“白平衡” 77
什么是白平衡 77
色溫與相機白平衡 78
5.2 相機白平衡模式的分類與使用技巧 79
預設白平衡模式 79
自動白平衡模式 80
手動預設白平衡(尼康) 自定義白平衡(佳能) 81
手動設定色溫控制白平衡 83
白平衡與色彩 84
通過創(chuàng)意白平衡打造更具魅力的色彩 85
第6章 攝影美學之構圖 87
6.1 構圖元素 88
五大構圖元素 88
主體與主題 89
6.2 透視 91
幾何透視 91
影調透視 92
焦點透視 93
散點透視 94
6.3 黃金構圖法則 95
黃金比例分割 95
黃金構圖點 97
三分法構圖 98
視點構圖 99
6.4 對比法則 100
大小對比構圖 100
遠近對比構圖 101
明暗對比構圖 102
虛實對比構圖 102
色彩對比構圖 104
動靜對比構圖 105
6.5 掌握常規(guī)的構圖形式 106
高機位俯拍 106
低機位仰拍 107
平拍的特點 108
橫畫幅構圖 109
豎畫幅構圖 110
水平線構圖 111
豎直線構圖 113
6.6 幾何構圖 113
利用線條構圖 113
點構圖要注意控制什么問題 114
構圖中平面的用途 115
對角線構圖 116
三角形構圖 117
S 形構圖 119
框景構圖 121
對稱式構圖 122
英文字母構圖 123
第7章 攝影美學之光影 126
7.1 光線的性質 127
直射光成像 127
散射光成像 128
7.2 光線的方向 129
順光攝影 129
側光攝影 130
斜射光攝影 131
逆光攝影 132
頂光與腳光攝影 133
7.3 采光與用光 135
為什么要在黃金時間創(chuàng)作 135
夜晚弱光攝影 138
常見的迷人的自然光影效果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