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年,羅斯金寫下了《建筑的七盞明燈》。那是一個瘋狂追求機械化的時代,工業(yè)量產、效率、速度,因著經濟大家沖向了一個羅斯金眼中崩壞的世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羅斯金對哥德式建筑的追求和渴想便成了影響當時極深的想法。書中從不同的面向分析哥德式建筑,提出建筑的七盞明燈,包括奉獻、真理、力量、美麗、生活、記憶與順服?!斧I祭之燈」與「真實之燈」談論建筑的生命力,來自建筑師、創(chuàng)作者、工匠建筑師、創(chuàng)作者、工匠的付出;「力量之燈」與「美感之燈」則自探討建筑的美,一種來自心靈、精神層次的美;在「生命之燈」中,羅斯金認為作品在生產勞動的過程中,會將創(chuàng)作者、作品和用戶關聯(lián)在一起;「記憶之燈」與「遵從之燈」重新定義我們該如何看待歷史,如何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