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試圖所要闡釋的是,一個古代城邦政治體系的社會根基和內部運轉。作者將年鑒學派社會史的核心原則(重要的是理解普通人的“心態(tài)”),與當代文學理論的主要洞見(把文本視作必須根據與受眾的關系來理解的象征體系)結合起來。得出的結果,是對一個古代城邦的政治發(fā)展做這樣的解讀:它更多的是與演說術、大眾意識形態(tài)而不是和政治制度、風云人物、派系斗爭或外交關系聯系在一起的。作者希望以此說明:雅典人并非完全理性但卻合乎邏輯的決策過程;有效的領導力與真正的人民主權的共存;存在著意識形態(tài)的霸權,但至關重要的是,這種霸權并非有閑階級的工具。此外,作者還論證了,一種民主的政治文化是如何形成、維持,并通過規(guī)則(法律和政治制度)和話語(尤其是公共演說)的生成來繁殖的。這對政治理論學者來說,應當有點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