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亞探險的歷史不僅能激發(fā)人們去學習探險家的不畏艱難、追求知識、探求真理的精神品質,而且對于我們研究他們的生平、思想及學術成就更是大有裨益的。歷史上有名的中亞探險家、旅行家并不是尋常的冒險者和觀光客,他們多是志向遠大的飽學之士,其中很多人在其他相關科學領域也有突出建樹。比如近代許多中亞探險家又是地理學家和博物學家,或是知名的考古學家、漢學家與東方學家,要研究漢學或東方學就無法離開對他們在中亞的探險、考察和旅行經歷的研究。后,開展中亞探險史的研究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狹義的中亞是我國西部的近鄰,廣義的中亞則不僅囊括了我國更多的鄰邦,而且包括我國西北大片地方。因此,開展中亞探險史方面的研究,對于我國開發(fā)西部、加強民族團結和鞏固西北邊防,對于我國加強國際安全合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宗教*主義等邪惡勢力肯定是有所幫助的。本書敘述的時間跨度很長,上起遠古時代,下迄新中國成立以前。“導論”介紹中亞的地域范圍,中亞的自然地理特征,中亞的歷史文化發(fā)展狀況及其同探險的關系。至第五章介紹地理大發(fā)現之前人類在中亞地區(qū)開展的探險、旅行與考察活動及其進展,其中對中國人活動的介紹占了很大的篇幅。第六至第十一章介紹地理大發(fā)現以后人們在中亞地區(qū)所從事的探險考察活動和發(fā)現成果,其中對歐洲及俄國探險家與發(fā)現者的介紹占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