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與古代詩歌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書寫和欣賞詩書合璧的作品,能使人獲得雙重的美感享受。王鐸(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字覺斯,號高樵,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大書家。他的行草書宗“二王”,出入《閣帖》,又取法米芾、黃庭堅諸家,匯集前人書法之長處,又有新的創(chuàng)造。他的書法運筆蒼勁,氣勢壯闊,體勢不定,跌宕起伏。童法上,王鐸字形大小欹正、墨色濃淡、間距疏密和諧統(tǒng)一,富有節(jié)奏。其書作充滿一種宏大的探索,與現代人氣息相通,故當今學習和研究王鐸的人與日俱增?!锻蹊I行書集唐詩》是根據人們學習和欣賞的需要編寫的。詩從唐代眾多詩人作品中選出,這些詩的藝術性強,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情感,表現了古人的智慧才能。字從《峨眉山記》《贈湯若望詩冊》《瑯華館帖》《李賀詩冊頁》《贈張抱——行書詩卷》《孟津殘稿》等書作中選出,大致反映了王鐸行書的全貌?!锻蹊I行書集唐詩》選取數十首唐詩,與書法相結合,按詩的內容集字,每首詩旁均有簡體字對照。后附文介紹王鐸行書用筆、結字與章法,供初學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