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001
英文版序001
致謝006
第一章全球現(xiàn)象,地方特色001
遍及亞非歐大陸001
海貝的習性005
為什么是貨貝?為什么是馬爾代夫?006
貨幣以及貨貝如何成為貨幣010
世界史:全球性和地方性015
學術回顧、研究材料和章節(jié)結構021
第二章源自馬爾代夫:采集和出口035
馬爾代夫簡史036
魚干和椰索041
阿拉伯人眼中的海貝043
伊本·白圖泰在馬爾代夫045
中文文獻中的馬爾代夫053
北溜、溜山和溜布061
“世界各地的大集市”066
弗朗索瓦·皮拉爾眼中的海貝貿易070
第三章自印度始083
海貝的日常功能085
最早的貝幣087
波羅王朝和塞納王朝:從金幣、銀幣到貝幣090
小村阿拉古姆:從沿海到內陸093
唐加和海貝096
歐洲人筆下的貝幣100
阿薩姆105
印度北部107
《簡圖法典》中的貝幣109
英屬印度:從承認到廢除112
錫爾赫特:征收與清點118
富貴貝中求122
第四章東南亞:亞洲內部的互動142
泰文碑銘中的貝幣144
《清邁編年史》中的貝幣147
《孟萊王法典》中的貝幣149
從暹羅到云南155
托梅·皮萊資筆下的貝幣157
中文文獻的記錄162
第五章云南:印度洋的痕跡173
云南在哪里?174
滇國的海貝:性質與來源176
元代云南的貝幣185
江南來的海貝189
私197
從孟加拉到東南亞和云南201
貝幣的功能204
消逝:全球與地方214
第六章并非貨幣:先秦中國的海貝232
從哪里來?234
泉州灣宋代海船上發(fā)現(xiàn)的海貝244
葬貝253
海貝是貨幣嗎?256
亢鼎中的貝263
海貝不是貨幣!266
海貝為什么不是貨幣?275
銅貝:中國最早的貨幣之一278
南方的海貝:三星堆285
含貝和握貝290
第七章西非:連接舊大陸和新大陸309
從什么時候開始?311
從馬爾代夫到西非312
十四世紀之前的貝幣316
1500年以前的貝幣區(qū)域320
1500~1900年的貝幣區(qū)域321
葡萄牙人來了327
荷蘭人和英國人接踵而至330
十八世紀:海貝換黑奴332
吃人的“漢尼拔”號336
十九世紀:海貝換棕櫚油342
本地的角色346
制造達荷美:海貝、奴隸和棕櫚油348
怎么數(shù)海貝:地方性和全球性的結合?356
東非的貝幣363
逝去364
第八章太平洋諸島和北美:孟加拉體系之外383
獨立的貨幣起源384
新幾內亞島的海貝386
卡帕庫人的貝幣387
因接觸而崩潰392
北美的貝殼與貝(珠)幣397
新尼德蘭的“牡蠣之征”404
加利福尼亞的琬朋:歐內斯特·英格索爾的記錄406
琬朋究竟是不是貨幣?408
來自西非的海貝:殖民地時期弗吉尼亞的交換媒介?412
第九章不僅僅是錢425
審美、財富、生育和保護426
祛除“邪惡之眼”?431
約魯巴的海貝文化446
美洲非裔的海貝記憶451
第十章貝幣世界459
第一種全球性貨幣:全球實踐與地方表述460
成為(或者沒有成為)貨幣:市場與國家465
海貝與西方的崛起471
什么是亞洲互動?475
貝幣世界479
參考文獻492
英文文獻492
中文文獻520
譯名對照表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