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部流傳數百年的曠世奇書,《菜根譚》在體現(xiàn)其價值的同時,也并非完美無缺。比如囿于歷史的局限,作者將通往身心幸福的出路,全情寄希望于個人高度的道德自律,忽視了對腐朽的社會制度、不公平的社會規(guī)則等方面的思考,書中流露出的天命思想和避世思想多少與此有關。也正因此,作者所追求的曠達逍遙,便不可避免地顯露出一絲無奈和虛幻。對此,我們要有著清醒的認識,既不可過度抬高《菜根譚》一書的思想價值,也不應脫離時代背景、苛責古人。古人云:“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比松谑?,不可能一帆風順。無論窮通苦樂,耐得住寂寞,禁得起平淡,守得住底線,在任何時代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劑養(yǎng)心益智的清涼散、益智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