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四、違法性(續(xù)) 1
聚眾斗毆抑或正當防衛(wèi):案件定性與界限區(qū)分——對常熟聚眾斗毆案的評論 2
張磊職務正當防衛(wèi)過當案的定罪與量刑 6
互毆與防衛(wèi)的界限 16
正當防衛(wèi)如何才能避免淪為僵尸條款——以于歡故意傷害案一審判決為例的刑法教義學分析 33
趙宇正當防衛(wèi)案的法理評析 59
防衛(wèi)過當?shù)乃痉ㄕJ定——唐雪故意傷害案的法理分析 67
緊急避險的法理分析 72
五、有責性 79
罪責序說 80
從刑事責任理論到責任主義———個學術史的考察 96
責任論的法理構造 126
刑法中的責任:以非難可能性為中心的考察 155
主觀惡性論 178
論主觀惡性中的心理事實 194
論主觀惡性的規(guī)范評價 205
刑事責任能力研究 218
論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根據(jù) 230
故意責任論 236
刑法中的故意及其構造 251
過失責任論 278
過失犯論的法理展開 294
過失犯的危險犯:以中德立法比較為視角 322
過失犯的規(guī)范構造:以朱平書等危險物品肇事案為線索 345
純正的過失犯與不純正的過失犯:立法比較與學理探究 370
階層理論在過失犯認定中的司法適用 394
違法性認識研究 413
違法性認識:中國刑法語境下的探討 435
期待可能性問題研究 448
期待可能性的體系性地位——以罪責構造的變動為線索的考察 470
論犯罪的目的和動機及其兩者關系 487
“應當知道”的刑法界說 495
論無罪過事件的體系性地位 504
六、未完成罪 513
客觀未遂論的濫觴——一個學術史的考察 514
548 不能犯與未遂犯——一個比較法的分析 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