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中國—中東歐17+1合作機制研究

中國—中東歐17+1合作機制研究

中國—中東歐17+1合作機制研究

定 價:¥96.00

作 者: 徐菁憶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79120 出版時間: 2021-11-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中東歐“17+1合作”機制研究》是以國際關系理論為基礎的對外政策研究,在系統(tǒng)闡述跨區(qū)域合作理論與跨境次區(qū)域合作相關理論基礎上,分析中國與中東歐“17+1合作”機制的形成與發(fā)展,解析“17+1合作”機制內涵,揭示“17+1合作”取得的進展與將要面對的困境挑戰(zhàn)。同時,歸納總結中國與中東歐次區(qū)域合作中雙邊和多邊合作的特征和規(guī)律,詮釋中國與中東歐次區(qū)域合作機制的內在構建邏輯,為完善“17+1合作”機制、助力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提供路徑選擇。最后,概括性地揭示該研究的啟示價值,并提出有待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的議題。

作者簡介

  徐菁憶,博士,畢業(yè)于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現(xiàn)為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的研究,在《中國行政管理》《中國青年研究》《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人民論壇》等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參與國家、省部級課題多項。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jié) 研究問題及意義
一 問題提出
二 研究意義
第二節(jié) 文獻回顧
一 區(qū)域合作的基本理論
二 有關“17+1合作”機制屬性的研究
三 有關“一帶一路”倡議下“17+1合作”的研究
第三節(jié) 研究設想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難點與局限性
第一章 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區(qū)域合作理論
一 區(qū)域化、區(qū)域性、區(qū)域主義
二 主流學派的區(qū)域合作觀
三 區(qū)域性國際公共產品
第二節(jié) 次區(qū)域合作理論
一 次區(qū)域
二 次區(qū)域經濟合作
三 次區(qū)域合作
第二章 “17+1合作”機制的提出與進展
第一節(jié) “17+1合作”機制的提出
一 中東歐次區(qū)域的區(qū)位特性
二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不含希臘)關系的發(fā)展歷程
三 “17+1合作”的內涵界定
第二節(jié) “17+1合作”機制的現(xiàn)實進展
一 政治合作機制化程度顯著提升
二 基礎設施與互聯(lián)互通建設順暢
三 經貿投資與金融合作持續(xù)發(fā)展
四 人文教育與地方合作不斷深化
第三節(jié) “17+1合作”機制運行的特點
一 多層級合作主體協(xié)同互動
二 地方合作彌補市場規(guī)模差距
三 波羅的海地區(qū)成為合作新動力
第三章 “17+1合作”機制建設的動因
第一節(jié) 助力中國實現(xiàn)全面開放格局
一 加快經濟全球化發(fā)展進程
二 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與建設
三 構建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第二節(jié) 促進中東歐對外經濟多元化
一 降低對西方經濟體的過度依賴
二 利用戰(zhàn)略對接尋求實際利益
三 調整經濟增長模式,開拓市場
第三節(jié) 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一 改善中歐整體伙伴關系
二 提供政策溝通互動平臺
三 促進“民心相通”建設
……
第四章 “17+1合作”機制的新機遇與新挑戰(zhàn)
第五章 “17+1合作”機制的完善
第六章 總結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