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論
1.1 總體介紹
1.2 第三章內容總說
1.3 第四章內容總說
1.4 第五章內容總說
參考文獻
第二章 PGMD選波的操作步驟
2.1 直接選擇原始地震動記錄(No Scaling)——獨立的第一級選波
2.1.1 主搜索引擎
2.1.2 補充搜索引擎
2.1.3 附加功能
2.1.4 輸出定義
2.2 譜匹配選波
2.2.1 設定目標譜
2.2.2 譜匹配選波
2.2.3 示例
參考文獻
第三章 PGMD選波各類參數的物理意義
3.1 斷層類型的定義
3.2 矩震級的定義
3.3 距離的定義
3.4 Vs30的定義
3.5 D5-75、D5-95的定義
3.6 阿里亞斯烈度(Arias Intensity)
3.7 脈沖型地震動的定義
3.8 反應譜縱坐標軸類型的定義
3.9 算術平均與幾何平均的定義
3.10 均方差(Mean Squared Error)的定義
3.11 調幅系數的定義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我國深度z(30米鉆孔的Vs30計算
4.1 中國場地判別標準及其導致的停孔行為特征
4.1.1 中國場地判別標準
4.1.2 我國實際鉆孔行為及??讟藴?br /> 4.2 滇中引水工程深度x(30米鉆孔的Vs30適用公式
4.2.1 國內外Vs30換算公式
4.2.2 地質特點宏觀類比
4.2.3 已有公式適用性的數據驗證
4.3 我國z(30m鉆孔Vs30線性外插公式可行性研究
4.3.1 KiK-net實測鉆孔數據
4.3.2 適用坐標分析及公式提出
4.3.3 LEE公式深度參數合理設置探討
4.4 討論與展望
4.4.1 國內Vs30公式及地質特征探討
4.4.2 簡單討論
4.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基于理想化反應譜的目標譜參數設定
5.1 理想化反應譜
5.1.1 理想化反應譜概念
5.1.2 各研究中Tg、Tp計算方法與下降段函數
5.1.3 基于反應譜衰減關系的Tg、Tp與PGA與震級、距離、場地類別
關系分析
5.2 我國的規(guī)范反應譜
5.2.1 我國規(guī)范譜函數類型及其內在一致性
5.2.2 我國規(guī)范譜參數設定
5.2.3 各規(guī)范反應譜差異示例
5.3 基于地震動反應譜衰減關系規(guī)范譜局部場地調整系數選擇
5.3.1 參數設置
5.3.2 場地地震動峰值加速度調整系數對比分析
5.3.3 罕遇地震反應譜特征周期增加值對比分析
5.3.4 小結
5.4 基于理想化反應譜的Tn參數
5.4.1 位移譜形態(tài)與Taa
5.4.2 基于我國規(guī)范參數設定的TD
5.4.3 小結
5.5 存在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強震記錄選取示例
6.1 非長周期結構強震記錄選取
6.1.1 工程背景
6.1.2 第一級選波參數確定
6.1.3 第二級選波——目標譜的確定
6.1.4 兩級選波的結果
6.2 超長周期結構強震記錄選取
6.2.1 工程背景
6.2.2 第一級選波參數確定
6.2.3 目標譜為理想化反應譜的強震記錄選取
6.2.4 目標譜為橋梁規(guī)范反應譜的強震記錄選取
6.2.5 目標譜為高震級下BSSA14反應譜的強震記錄選取
參考文獻
附錄1 反應譜概念辨析
1 反應譜應用概念辨析
2 絕對加速度譜和偽加速度譜特征辨析
3 絕對加速度譜“反超”現象
4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2 NGA數據庫地震動反應譜衰減關系
1 ASK 14
2 BSSA 14
3 CB 14
4 CY 14
5 I14
參考文獻
附錄3 反應譜縱坐標類型
1 RotD100 與 RotD50
2 雙向最大加速度反應譜(BdM譜)
3 GMRotD100 與GMRotD50
4 GMRotI100 與 GMRotI50
參考文獻
附錄4 Vs30預測公式
1 Boore2004
2 Boore2011
3 Kuo2011(BCV)
4 Dai2013
5 Wang2015
6 MN2015
7 Hang2015
8 Yu2016
9 Xie2016
10 Ahdi2017
11 Dang2019
附錄5 我國規(guī)范譜長周期研究中譜型函數
參考文獻
附錄6 我國各個行業(yè)的規(guī)范反應譜相關規(guī)定
1《水工抗震規(guī)范》
2《公路抗震規(guī)范》
3《鐵路抗震規(guī)范》
4《城軌抗震規(guī)范》
5《建筑抗震規(guī)范》
6《公路橋梁抗震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