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邏輯學(論理學)空間的社會邏輯尋繹

空間的社會邏輯尋繹

空間的社會邏輯尋繹

定 價:¥290.00

作 者: 胡瀟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681409 出版時間: 2021-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 472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實踐唯物論,研究人類生存空間與社會在實踐中相互依存、彼此建構的辯證關系。社會化的空間被不斷再建構;人與自然、空間,依據不同的生產方式形成各別的具體聯(lián)系,帶來空間社會化邏輯的歷史性。社會實踐及其主體,是空間生產的施動力量和受動對象,其部類特征與群體屬性給空間社會化以經濟、政治、文化的形塑和賦義。它們交互作用,生成社會化空間既“分形”相似、又區(qū)隔殊異的形態(tài)和秩序。探討并解析其邏輯,對于深刻理解當代生存空間大變局中諸如空間生產、場所精神、空間正義、詩意棲居、行為脫域,以及社會時空關系機制轉換等理論與現(xiàn)實問題,活化馬克思主義空間哲學解釋力,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暫缺《空間的社會邏輯尋繹》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生存空間的社會審視 1
第一節(jié) 空間的社會化形塑 2
一、城鄉(xiāng)遷轉的空間構建 5
二、社會分工的空間配列 10
三、階級對立的空間劃界 13
四、民族差異的空間圖繪 15
五、人際交往的空間集結 17
第二節(jié) 社會的空間化厝置 21
一、空間占有呈現(xiàn)社會權益格局 23
二、空間棲居寄寓人生品質 25
三、空間樣態(tài)展示主體的社會存在 27
四、空間筑造表征社會發(fā)展軌跡 32
第二章 社會形態(tài)的空間界劃 41
第一節(jié) 古典古代社會的歷史:城市鄉(xiāng)村化 43
第二節(jié) 亞細亞的歷史:城市和鄉(xiāng)村無差別的統(tǒng)一 47
第三節(jié) 歐洲封建社會的歷史:從鄉(xiāng)村出發(fā),在城鄉(xiāng)對立中行進 52
第四節(jié) 現(xiàn)代歷史:“農村城市化” 57
第三章 空間的生產與生產的空間 64
第一節(jié) “空間生產”的解讀 67
第二節(jié) 物質生產中的空間形塑 70
第三節(jié) 空間實踐論對空間先驗本體論的改寫 76
第四章 經濟空間的“中心”與“外圍” 86
第一節(jié) 產業(yè)結構布局與生產關系的空間生產 87
第二節(jié) 經濟“中心—外圍”空間格局的復合成因 92
第三節(jié) “中心—外圍”經濟空間解釋模式的反思 97
第四節(jié) 經濟“中心—外圍”空間關系的深刻變革 102
第五章 生產關系空間運行的“泛在”和“脫域” 108
第一節(jié) 社會生產的地理學“脫域” 109
第二節(jié) 生產要素的全球化配置與流轉 115
第三節(jié) 世界市場與泛在交易 119
第四節(jié) 經濟現(xiàn)象空間解釋的學理訴求 126
一、經濟現(xiàn)象的分析不可缺失空間視野 127
二、經濟關系的考察要突破領土囿限 128
三、經濟運行機制全球化與治理權變 130
第六章 空間政治學言說 133
第一節(jié) 空間政治學的唯物史觀立論 135
第二節(jié) 主體群分的空間聚落 139
第三節(jié) 空間政治權益格局 150
一、政治權益的空間匹配 150
二、空間的政治營構與權力行使方式 153
三、政治權力空間象征釋義 156
第七章 空間正義的唯物史觀敘事 162
第一節(jié) 空間正義的立論基礎:人權與產權關系 163
一、從生產方式出發(fā)考察空間正義 163
二、空間非正義的產權論歸因 166
三、空間正義人權論的經濟學證實 171
第二節(jié) 空間正義審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75
一、空間生產一般與特殊關系蘊含空間正義的解釋學依據 175
二、空間連續(xù)性與間斷性統(tǒng)一中的正義綜觀 179
三、空間形塑同一性與差異性關系的正義要求 182
第三節(jié) 空間正義體認的場所性還原 185
一、場所作為社會關系紐帶是理解空間正義的邏輯原點 187
二、不同場所的時空秩序、特質演替與形態(tài)彰顯是空間正義的寫照 189
三、棲居的場所感是形成空間正義共識的精神條件 191
第八章 意識形態(tài)的空間形塑 195
第一節(jié) 政治中樞的意識形態(tài)聚焦 197
第二節(jié) 政治宣教場所的意識形態(tài)昭示 200
第三節(jié) 公共政治場所意識形態(tài)的多維成像 203
第九章 空間現(xiàn)象的文化解讀 210
第一節(jié) 空間“距離”的文化透視 210
第二節(jié) 城鄉(xiāng)空間的文化觀照 217
第三節(jié) 空間景觀的能、所言說 222
第十章 空間文化釋義分類 229
第一節(jié) 空間文化的地理學考問 230
一、空間文化敘事的大、小“宇宙” 231
二、空間物境與主體心境 234
第二節(jié) 社會實踐基礎上的空間文化書寫 240
一、空間實踐—文化的互建構與自組織 240
二、空間文化的情理氤氳 251
第十一章 空間意象經營的文化機理與“句法” 262
第一節(jié) 空間形塑中自然秩序的文化轉換 262
第二節(jié) 空間生產的實用價值與人文賦義 267
第三節(jié) 空間向度的文化意涵 271
第四節(jié) 場所意象的“圖”“底”關系 273
第十二章 場所精神與空間文化 279
第一節(jié) 人與物的場所共生 281
第二節(jié) 場所精神對社會人生的復現(xiàn)與演繹 286
一、外師造化與神往自然 288
二、生活方式的空間形塑 292
三、從物用到場所精神升華的人文邏輯 297
四、場所精神營建中的時空錯位 305
第十三章 空間文化現(xiàn)象解讀的主體性與歷史性 314
第一節(jié) 空間文化體認的主體性 314
第二節(jié) 空間文化解讀的歷史性 318
一、空間實踐方式與空間文化解讀方法 319
二、空間文化解讀與空間生產的歷時性同構 323
三、空間文化現(xiàn)象解讀中的時境理致 328
第十四章 社會行為方式變革的空間詮釋 333
第一節(jié) 生活世界時空關系的轉型 333
一、社會轉型與生活世界時空關系變構 334
二、社會行為方式空間性強化的表現(xiàn)和機制 341
三、主體行為方式嬗變的時空新態(tài)勢 343
第二節(jié) 網絡虛擬空間與社會知行方式變遷 348
一、虛擬空間同現(xiàn)實空間的仿、真關系 348
二、虛擬空間形態(tài)之虛和功用之實的兩重性 349
三、虛擬空間對社會生活時空秩序的變構 349
四、虛擬空間對主體行為方式及意義世界的復建 351
五、超域性空間生產與全球化思維 352
第十五章 當代空間思維與社會認知 356
第一節(jié) 社會生活邏輯尋繹的空間之維 357
第二節(jié) 社會結構網絡化與空間思維 364
第三節(jié) 縱向因果的時間序與橫向互動的空間系之辯證分析 371
一、橫向并存、互動的空間因素作用升位與社會結構變化 374
二、空間因素的“兩重性”與因果作用轉換 376
三、空間因果論與觀察、理解社會的思維范式 378
第四節(jié) 社會事件必然的歷時性和偶然的共時性 384
一、必然與偶然的時空分析 384
二、社會空間因素的“布朗運動”機制 390
三、從空間論域重估偶然性的社會認識論意義 398
參考文獻 404
附錄一 恩格斯空間理念的辯證釋義 408
附錄二 海德格爾“詩意棲居”的空間思辨 422
附錄三 筆者學術成果要目 434
索引 438
后記 44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