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余莉,1973年生,內蒙古赤峰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委員會主任,中國倫理學會理事,《人民網·理論版》文化教育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士、碩士,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哲學系博士后,美國耶魯大學、英國威爾士三一圣大衛(wèi)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曾應邀到英國、法國、意大利、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以及中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地進行學術訪問,圍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其當代價值”等問題進行了演講和研討。2015、2016、2017年連續(xù)三年應邀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就“從《群書治要》看圣賢教育的重要性”“如何進行道德教育”“中華文化的大根大本”等問題進行主題演講,助推“東學西漸”。中文代表著作為《儒家倫理與美德倫理》《平治天下》《(群書治要)的領導智慧》《政德》《半部(論語)治天下》《(群書治要)十講》《心態(tài)即命運:正說傳統(tǒng)人生智慧》《大家都學感應篇》《通往自我覺醒之路》《志于道如何認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等,主編大型叢書《(群書治要)校訂本》(宣紙版)、《(群書治要)譯注》(精裝10冊)、《文白對照(群書治要)》?,F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群書治要)中的德福觀研究》(一般項目)?!吨居诘溃喝绾握J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創(chuàng)新課題“社會結構轉型與文明塑造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