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勇氣、血性、榮譽”——對于清華而言,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的寫照。清華起初以“庚子賠款”建校,在戰(zhàn)爭年代經歷血與火的洗禮,在精神深處蘊積著“救國圖強”的民族記憶,對外來侵略決不屈服,對不良勢力決不妥協(xié)。從“一二·九”運動中高喊“要以血肉頭顱換取我們的自由”的愛國學子到如今“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一代青年,從獲獎時平均年齡超過80歲的“兩彈一星”元勛到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核研院科研人員,清華學子在每一個時代,都無愧于國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為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獻出了自己無悔的青春。而清華的退伍老兵們也都是懷抱一腔熱血去到保家衛(wèi)國的一線,從西北戈壁到東部海疆,從祖國最北到南海島礁,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他們的故事?!爸艺\、勇氣、血性、榮譽”,就是他們用清華精神與鐵血軍魂融合書寫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