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世界經濟學家岡德·弗蘭克亦說:“11世紀和12世紀的宋代,中國無疑是世界上經濟最先進的地區(qū)。” 北宋是我國歷史上極其富庶、開放、先進的朝代,在經濟、文化、思想上都達到了一定高度。要想了解中國宋代都市文明,便不可繞過《東京夢華錄》(東京即北宋都城,也稱為汴京,今河南開封。) “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qū)之異味,悉在庖廚?;ü鉂M路,何限春游;簫鼓喧空,幾家夜宴?!边@里描述的便是北宋都城東京的盛景,選自《東京夢華錄》 作者序。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繪制的亦是北宋汴京的城市風貌。一書一畫,對后世直觀地了解北宋都城盛景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東京夢華錄》成書于1147年,1187年初次出版流傳于世,是北宋遺老孟元老追述宋徽宗崇寧到宣和(1102-1125)年間,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汴梁,今河南開封)的筆記體著作。 北宋滅亡后,在汴京生活二十余年的北宋遺老孟元老回憶起汴京生活,“節(jié)物風流,人情和美”,恐時間日久,后世說之失于事實,于是,梳理記憶中的汴京風貌和百姓生活書寫成《東京夢華錄》,以期后世之人“開卷得睹當時之盛”。 全書共十卷,翔實地描繪了東京上至貴族、下及百姓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風貌,涵蓋城市布局、河道街巷、店鋪攤肆、飲食起居、吃喝玩樂、歲時物貨、典章制度、風俗禮儀等,事無巨細,無所不包,是迄今唯一一部全面記載北宋汴京的浮世繪和風情畫,與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相得益彰,堪稱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圖》。對后世研究宋代城市布局、建筑、交通、百業(yè)、民俗、貨物、飲食、歲時、地理乃至氣象等,都有很高的價值。 本版全四色印刷,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圖》,56幅傳世宋畫,66幅《清明上河圖》細節(jié)圖隨文注解,兼注釋、譯文,重難點字注音,以明弘治本為底本,參考元刻本、明代嘉靖本、鄧之誠版本等諸多版本逐字勘校,以及宋代相關文獻,核查勘誤,查漏補缺。 全書圖文結合,就讓《東京夢華錄》和《清明上河圖》,帶我們一起,走進那個千年前的繁華都市大宋汴京,感受曾經的繁華盛景,領略彼時的都市文明、市井百象以及風雅韻致,以及帶給我們的美麗與悵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