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以馮拱明及侄女馮惠芳在辛亥革命、軍閥混戰(zhàn)時期的悲慘命運為敘事主線,將故事放置辛亥革命前后三十年的歷史空間,生動寫出李謙吉、麻振武、郭堅等軍閥人物的殘暴與冷酷,細膩展現(xiàn)馮拱明等平民家族的隱忍與良善,深刻凸顯大歷史中小人物的脆弱與渺小,豐厚呈現(xiàn)革命者實現(xiàn)和平安定的艱難與理想。歷史小說不能只當歷史來讀,好的小說家不是復述歷史,而是創(chuàng)造歷史。小說 “在肯定中否定,在否定中肯定”,把情節(jié)進展的幾種可能擺在讀者面前,附以精致綿密的語言、高超老到的技巧、敏銳獨特的思考,文學性、故事性、思想性兼顧,如同一幅濃墨重彩、幽深曲折、厚重遼闊的長篇畫卷,是一曲革命英雄的贊歌,一個嚶嚶鳳鳴的愿望,一部百轉千回的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