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物理學人格的畢生發(fā)展

人格的畢生發(fā)展

人格的畢生發(fā)展

定 價:¥49.00

作 者: 尤瑾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4499859 出版時間: 2020-09-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3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從畢生發(fā)展的角度總結與人格形成和發(fā)展有關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成果,以揭示人格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和內在過程,幫助個體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人格在整個人生歷程中扮演的角色。全書包括三個部分,共八章。第一至第三章構成第一部分,主要探討人格發(fā)展的基本概念、常用研究方法和重要理論。第二部分包括第四和第五章,主要涉及人格發(fā)展的軌跡及其背后的內在機制。第三部分由第六、第七和第八章構成,重點關注人格發(fā)展與重要人生主題(人際關系、工作和健康)之間的雙向關系。前兩部分主要是人格發(fā)展研究領域的理論探討,算是“頂天”;第三部分旨在揭示人格與每個人的人生或者生活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意在梳理人格研究的生活基礎,算是“立地”。

作者簡介

  尤瑾,香港中文大學心理系博士,美國休斯頓大學心理系博士后,現(xiàn)任職于武漢大學心理系,曾入選湖北省“楚天學子人才計劃”、珞珈青年學者。兼任湖北省老年學會老年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行為與健康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籌)委員。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情緒與社會性老化、慢性疾病適應的心理機制、健康差距、人際關系與健康,曾在Psycho-Oncolog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sychology and Aging和《心理科學進展》等SCI、SSCI、CSSCI雜志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湖北省高校省級教學改革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

圖書目錄

1 引論?。?/p>

1.1 人格及人格發(fā)展的界定 2

1.1.1 人格及其概念?。?/p>

1.1.2 人格的連續(xù)性與可變性 5

1.2 人格發(fā)展研究中的基本問題?。保?/p>

1.2.1 人格的連續(xù)性—可變性問題 13

1.2.2 人格發(fā)展中的天性與教養(yǎng)之爭?。保?/p>

1.2.3 人格發(fā)展中的特質與情境問題?。保?/p>

1.2.4 人格改變的方向和形式?。玻?/p>

1.3 小結與展望?。玻?/p>

 

2 人格發(fā)展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26

2.1 人格發(fā)展研究中的基本時間變量?。玻?/p>

2.1.1 年齡?。玻?/p>

2.1.2 世代?。玻?/p>

2.1.3 測量時間或時代?。玻?/p>

2.2 人格發(fā)展研究的設計 30

2.2.1 橫斷設計?。常?/p>

2.2.2 縱向設計?。常?/p>

2.2.3 序列設計?。常?/p>

2.2.4 實驗研究設計?。常?/p>

2.3 人格發(fā)展中的測量方法?。矗?/p>

2.3.1 自我報告法?。矗?/p>

2.3.2 他人評定法?。矗?/p>

2.3.3 客觀的數(shù)據(jù)資料?。矗?/p>

2.4 小結與展望 51

 

3 人格發(fā)展的階段?。担?/p>

3.1 早期的人格發(fā)展階段理論?。担?/p>

3.1.1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階段模型?。担?/p>

3.1.2 奧爾波特的人格發(fā)展理論?。担?/p>

3.1.3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fā)展八階段理論 61

3.2 成年期的人格發(fā)展階段理論?。罚?/p>

3.2.1 萊文森的人生季節(jié)理論?。罚?/p>

3.2.2 洛文杰的自我發(fā)展理論?。罚?/p>

3.3 小結與展望?。罚?/p>

 

4 人格發(fā)展的軌跡?。罚?/p>

4.1 生命早期人格特質的發(fā)展軌跡?。罚?/p>

4.1.1 橫斷研究證據(jù)?。罚?/p>

4.1.2 縱向研究證據(jù)?。福?/p>

4.2 成年期人格特質的發(fā)展軌跡?。福?/p>

4.2.1 橫斷研究證據(jù) 85

4.2.2 縱向研究證據(jù)?。福?/p>

4.3 自我的發(fā)展軌跡 92

4.4 人格其他方面的發(fā)展軌跡?。梗?/p>

4.4.1 目標的發(fā)展軌跡 96

4.4.2 自我敘事的發(fā)展軌跡?。梗?/p>

4.5 小結與展望?。梗?/p>

 

5 人格發(fā)展的內在過程?。保埃?/p>

5.1 人格發(fā)展的實體論?。保埃?/p>

5.1.1 特質理論 102

5.1.2 基因置位點理論?。保埃?/p>

5.2 環(huán)境論 107

5.2.1 環(huán)境與人格一致性的研究?。保埃?/p>

5.2.2 環(huán)境與人格變化的研究?。保埃?/p>

5.3 基因、環(huán)境和人格發(fā)展?。保保?/p>

5.3.1 基因環(huán)境相關與人格一致性?。保保?/p>

5.3.2 基因環(huán)境交互作用與人格改變?。保保?/p>

5.4 自我功能與人格發(fā)展?。保保?/p>

5.4.1 畢生建構模型與人格一致性?。保保?/p>

5.4.2 自我調節(jié)三成分框架與人格改變?。保玻?/p>

5.4.3 目標與人格改變?。保玻?/p>

5.5 小結與展望 125

 

6 人格發(fā)展與人際關系?。保玻?/p>

6.1 人格與家庭關系?。保玻?/p>

6.1.1 家庭關系與人格發(fā)展?。保玻?/p>

6.1.2 人格對家庭關系的影響 134

6.2 人格與同伴關系?。保常?/p>

6.2.1 同伴關系對人格發(fā)展的影響?。保常?/p>

6.2.2 人格對同伴關系的影響?。保常?/p>

6.3 人格與婚戀關系?。保矗?/p>

6.3.1 婚戀關系與人格發(fā)展 141

6.3.2 人格與婚戀關系的結果?。保矗?/p>

6.4 小結與展望 146

 

7 人格與工作?。保矗?/p>

7.1 工作中的人格概念 150

7.2 人格對職業(yè)選擇和求職的影響?。保担?/p>

7.3 人格對工作結果的影響?。保担?/p>

7.3.1 人格與工作表現(xiàn) 154

7.3.2 人格與領導力?。保担?/p>

7.3.3 人格與工作行為 158

7.3.4 人格與工作安全?。保叮?/p>

7.4 工作與人格發(fā)展?。保叮?/p>

7.4.1 參加工作與人格發(fā)展?。保叮?/p>

7.4.2 維持工作與人格發(fā)展?。保叮?/p>

7.4.3 退休與人格發(fā)展?。保叮?/p>

7.4.4 失業(yè)與人格發(fā)展 167

7.5 小結與展望?。保叮?/p>

 

8 人格發(fā)展與健康?。保罚?/p>

8.1 人格與疾病 173

8.1.1 人格類型與疾病?。保罚?/p>

8.1.2 人格特質與健康結果 176

8.2 人格發(fā)展與健康的內在機制?。保福?/p>

8.2.1 基因觀?。保福?/p>

8.2.2 健康行為觀?。保福?/p>

8.2.3 壓力應對觀 185

8.2.4 畢生發(fā)展觀?。保福?/p>

8.2.5 整合觀 189

8.2.6 人格與健康結果:考慮社會文化背景的

作用?。保梗?/p>

8.3 小結與展望?。保梗?/p>

 

參考文獻 19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