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口頭文學,也就是口口相傳的文學作品,包括各種詩歌和民間故事等。中國有所謂的古代四大民間傳說,就是口頭文學的典型代表。在各種口頭文學形式中,兒歌跟人們的生活非常密切相關。人來到世上以后非常早接觸的文學形式就是兒歌。從孩子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長輩們會用各種兒歌哄他們入睡、教他們說話,為孩子打開通往社會和生活的門窗。稍大一點以后,孩子們通過兒歌結交小伙伴、學會做游戲,在歡樂的兒歌聲中度過美好的童年。兒歌凝聚著對家長、親友和兒時玩伴滿滿的愛意,也積淀著對人生非常美好的童年時代的無限眷戀和甜蜜回憶。全世界的各種語言都有自己獨特的兒歌。作為民間口頭文學組成部分的兒歌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有著無數地方語言和地方文化,為枝繁葉茂的中華文化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和養(yǎng)料。而各地方言同樣都有獨具特色的兒歌,南通方言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