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探討了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實行的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背景下所發(fā)生的2007—2010年的“大蕭條”。這個資本主義的新階段讓包括資本家和金融高管在內的5%的Z富裕的美國人更加富有,然而卻讓整個國家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國內制造業(yè)投資的不斷萎縮、家庭債務的不可持續(xù)性、對于進口和資金不斷增加的依賴性,以及因愈來愈脆弱而難以控制的全球金融結構,所有這一切都對美元實力構成了威脅。作者預測,除非這些趨勢得以逆轉,否則美國的經濟將面臨急劇下降。 本書匯總了大量令人煩惱的數(shù)據,揭示了近30年來美國制造業(yè)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已經從40%下降到了不及10%。由于美國經濟是由消費驅動的,同時也由于消費者購買的商品中制造業(yè)生產的產品占了Z大的比例,因此,不斷增長的貿易赤字顯然不可持續(xù)。 作者并沒有將責任歸咎于諸如格林斯潘和伯南克等個人,而是著重分析相較于這些個人的那些更加巨大的力量。作者認為,要修復美國經濟的斷裂必須采取以下措施:限制自由貿易和資本的自由的國際流動;實行以改善教育、研究和基礎設施為目標的政策;向高收入者征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