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68.00
作 者: | 鄧傳軍 |
出版社: | 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 |
叢編項: | |
標 簽: | 暫缺 |
ISBN: | 9787513659505 | 出版時間: | 2019-09-01 | 包裝: | |
開本: | 16 | 頁數(shù): | 204 | 字數(shù): |
目 錄
前 言
第1章 緒 論
Chapter One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基本概念界定與說明
1.4 研究內(nèi)容框架
1.5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6 主要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理論回顧與研究評述
Chapter Two
2.1 團隊斷裂帶研究綜述
2.1.1 團隊斷裂帶產(chǎn)生的理論基礎
2.1.2 團隊斷裂帶的概念、類型和測量方式
2.1.3 斷裂帶的前因與結果
2.1.4 團隊斷裂帶的作用機制和理論解釋
2.1.5 團隊斷裂帶與團隊創(chuàng)造力
2.1.6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2.2 子團隊研究綜述
2.2.1 概念
2.2.2 類型
2.2.3 子團隊的影響效果
2.2.4 子團隊的作用機制和理論解釋
2.2.5 研究不足
2.3 地位競爭與分化文獻綜述
2.3.1 地位的概念
2.3.2 地位競爭與分化及其影響
2.3.3 研究不足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地位競爭導致的團隊斷裂研究構思
Chapter Three
3.1 整體研究思想與總體構思
3.2 質化研究設計
3.3 實證研究設計
第4章 地位競爭導致的團隊斷裂質化研究
Chapter Four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與數(shù)據(jù)收集
4.2.1 扎根理論概述
4.2.2 效度檢驗
4.2.3 樣本選取
4.3 地位競爭導致的團隊斷裂構念研究
4.3.1 開放性編碼
4.3.2 聚焦編碼
4.3.3 研究結果理論解釋及討論
4.4 地位競爭導致的團隊斷裂與團隊創(chuàng)造力理論模型構建
4.4.1 理論抽樣
4.4.2 編碼分析
4.4.3 理論飽和度檢驗
4.5 地位競爭導致的團隊斷裂與團隊創(chuàng)造力理論模型解釋 /
4.5.1 團隊斷裂方式、團隊創(chuàng)造力和社會距離 /
4.5.2 團隊斷裂方式和地位穩(wěn)定性的交互 /
4.5.3 團隊斷裂方式和地位穩(wěn)定性的交互與團隊創(chuàng)造力之間關系 /
4.5.4 社會距離的中介作用 /
4.5.5 共享目標的調節(jié)效應 /
4.6 本章小結 /
第5章 地位競爭導致的團隊斷裂與團隊創(chuàng)造力實證研究 /
Chapter Five
5.1 研究目的 /
5.2 理論和假設提出 /
5.2.1 團隊斷裂方式、社會距離和團隊創(chuàng)造力 /
5.2.2 團隊斷裂方式、地位穩(wěn)定性和團隊創(chuàng)造力 /
5.2.3 團隊斷裂方式、地位穩(wěn)定性和社會距離 /
5.2.4 共享目標的作用 /
5.3 研究方法 /
5.3.1 研究樣本 /
5.3.2 變量的測量 /
5.4 檢驗結果 /
5.4.1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
5.4.2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
5.4.3 假設檢驗 /
5.5 本章小結 /
第6章 結論與討論 /
Chapter Six
6.1 研究結論 /
6.2 理論貢獻 /
6.3 實踐意義 /
6.4 研究不足 /
6.5 未來研究方向 /
參考文獻 /
附錄1 訪談提綱和問卷 /
附錄2 訪談稿登錄表 /
重要術語索引表 /
圖目錄
圖1-1 A型團隊斷裂方式
圖1-2 B型團隊斷裂方式
圖1-3 研究設計和技術路線
圖2-1 團隊斷裂帶的影響因素和結果
圖3-1 地位競爭導致的團隊斷裂整體研究框架
圖4-1 基于扎根分析的A型團隊斷裂方式的影響因素模型
圖4-2 基于扎根分析的B型團隊斷裂方式的影響因素模型
圖4-3 團隊斷裂方式對團隊創(chuàng)造力作用機制概念模型
圖5-1 團隊共享目標對A型團隊社會距離的調節(jié)效應 /
圖5-2 團隊共享目標對B型團隊社會距離的調節(jié)效應 /
圖5-3 團隊共享目標對A型團隊創(chuàng)造力的調節(jié)效應 /
圖5-4 團隊共享目標對B型團隊創(chuàng)造力的調節(jié)效應 /
表目錄
表2-1 斷裂強度/距離測量方法文獻匯總
表2-2 斷裂帶與各結果變量的中介機制和應用邊界匯總
表2-3 子團隊與各結果變量的中介機制和應用邊界匯總
表4-1 被訪談對象基本信息
表4-2 被研究對象B1的開放性初始編碼示例
表4-3 被研究對象C2的開放性初始編碼示例
表4-4 被研究對象E1的開放性初始編碼示例
表4-5 被研究對象G1的開放性初始編碼示例
表4-6 被研究對象H2的開放性初始編碼示例
表4-7 關于A/B型斷裂方式內(nèi)涵的聚焦編碼結果
表4-8 關于A/B型斷裂方式影響因素的聚焦編碼結果
表4-9 開放性編碼范疇和初始編碼
表4-10 開放性編碼代表性編碼舉例
表4-11 開放性編碼范疇
表4-12 主要概念類屬及概念類型
表4-13 范疇的屬性和維度
表4-14 主要概念類屬及概念類型
表4-15 基于主軸編碼六大類關系
表5-1 團隊斷裂方式與團隊產(chǎn)出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結果 /
表5-2 A型研究變量均值、標準差和相關系數(shù)(N=60) /
表5-3 B型研究變量均值、標準差和相關系數(shù)(N=45) /
表5-4 主效應分層回歸分析結果 /
表5-5 調節(jié)效應分層回歸分析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