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吉檀迦利》在華出版?zhèn)鞑ゾ坝^
一、《吉檀迦利》英文版的誕生
二、冰心、許地山、鄭振鐸結緣泰戈爾詩歌
三、泰戈爾訪華風波及其作品翻譯出版熱
四、從冰心全譯本《吉檀迦利》到《泰戈爾作品集》
五、《吉檀迦利》出版復興及其反思
第二章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中智文化交流的紐帶
一、《死的十四行詩》:愛情的絕望
二、熱心教育的女詩人
三、獲諾貝爾文學獎后載譽歸來
四、“和平運動代表”“反美人士”形象建構
五、作品匯編出版與中智文化紐帶
六、女性主義視域中的研究與出版
七、繪本與有聲書資源整合
八、雙語版詩集、書信集出版的可行性
第三章 米蓋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魔幻現實主義先驅及其反獨裁小說《總統(tǒng)先生》
一、創(chuàng)作《危地馬拉傳說》嶄露頭角
二、從《政治乞丐》到《總統(tǒng)先生》
三、加西亞·馬爾克斯對《總統(tǒng)先生》的“偏見
四、《總統(tǒng)先生》主要中文譯本
五、上海譯文出版社版作品系列
第四章 薩繆爾·貝克特——《等待戈多》及荒誕派戲劇的中國化
一、“荒誕派戲劇”價值判斷的分野
二、“內部發(fā)行”施咸榮譯《等待戈多》
三、湖南文藝出版社推出“世上首套貝克特作品全集
四、陳加林、孟京輝排演《等待戈多》
五、任鳴、林兆華“人藝”版《等待戈多》
六、賴聲川、吳興國版《等待果陀》
七、從《等待戈多》到《車站》
八、孤獨與等待——人生永恒的主題
第五章 巴勃羅·聶魯達——從“政治詩人”到“愛情詩人”的形象建構
一、《讓那伐木者醒來》與“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