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一、哲學總論
哲學的時代性與超越性//003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哲學教育——哲學教育的理念與危機//010
二、死亡哲學研究
死與思//027
——死亡現(xiàn)象的文化分析
自殺行為的初步分析//041
三、近代西方哲學研究
二元論的命運與確實性的思想//067
論笛卡爾的自我概念//078
“我思故我在”新探//099
四、德法哲學相互接受史研究
回歸自我之路:從笛卡爾的懷疑到現(xiàn)象學的還原//111
對海德格爾和列維納斯死亡概念的比較分析//142
五、現(xiàn)象學研究
從先驗現(xiàn)象學到知覺現(xiàn)象學//155
城市建筑如何喚回親和性——基于審美經驗的現(xiàn)象學//164
六、德里達和后結構主義研究
后結構主義概觀//181
“解構”策略的制定//204
翻譯及其抵制//222
七、建構主義研究
建構主義哲學的緣起與發(fā)展//247
“文化”釋義的可能性——與建構主義對話//267
對“進步”概念的哲學重審——兼評建構主義的“進步”觀念//281
八、利科與詮釋學研究
文本、間距化與解釋的可能性——對利科“文本”概念的批判性解釋//305
隱喻詮釋學:修辭學與哲學的聯(lián)姻——從利科的隱喻理論談起//321
九、杜威與實用主義研究
科學·科學精神·人文精神——杜威眼中的科學對精神生活之意義//337
多重經驗中的身體——試論身體對于杜威哲學的意義//353
杜威的審美經驗理論及其當代啟示//371
十、倫理學研究
代際倫理的兩個維度//387
技術語言的泛化與技術的倫理定向//392
榮辱之辨與賞罰體系的合理重建//404
器官移植的倫理反思//416
十一、思想隨筆
詩心與靈韻//435
“手”的述說//441
“問”之追問//445
追問生命意義的哲人(代編后記)//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