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結構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精)

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精)

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精)

定 價:¥98.00

作 者: 吳剛,馮德成,王春林 著
出版社: 東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基礎理論叢書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4188467 出版時間: 2020-06-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1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現(xiàn)有“等同現(xiàn)澆”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發(fā)展背景,從“非等同現(xiàn)澆”結構的角度深入研究,系統(tǒng)闡述了七種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包括延性連接框架體系、竹節(jié)桿耗能框架體系、摩擦耗能框架體系、現(xiàn)澆主框架一裝配式次框架結構體系、搖擺墻結構體系、盒式結構體系、模塊化懸掛結構體系,側重講述了各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的構造特點、受力模式、性能優(yōu)勢、設計方法,并就新結構體系與建筑工業(yè)化技術的結合以及相較于傳統(tǒng)“等同現(xiàn)澆”型結構體系的優(yōu)勢進行了分析,供廣大研究及設計人員參考借鑒。本書成果可推動“非等同現(xiàn)澆”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的基礎理論研究與技術發(fā)展應用,與現(xiàn)有的“等同現(xiàn)澆”型互為補充,構建完整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可作為我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研發(fā)、設計、施工等行業(yè)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暫缺《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精)》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章 緒論
1.1 引言
1.2 裝配式結構的特點與優(yōu)勢
1.3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分類
1.3.1 裝配式框架結構體系
1.3.2 裝配式剪力墻結構體系
1.3.3 裝配式框架-剪力墻(核心筒)結構體系
1.4 我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應用現(xiàn)狀
1.4.1 裝配式整體預應力板柱框架結構
1.4.2 世構體系
1.4.3 潤泰體系
1.4.4 萬科、西偉德、中南及宇輝等集團預制裝配技術
1.5 現(xiàn)行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的發(fā)展局限
1.6 本書主要內容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 裝配式混凝土延性連接框架
2.1 引言
2.2 等同現(xiàn)澆連接和干式延性連接
2.3 延性連接裝置
2.4 帶DDC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節(jié)點的抗震性能
2.5 塑性鉸位置的影響
2.6 結構體系設計方法
2.6.1 節(jié)點剪力傳遞機制和剪力傳遞能力計算方法
2.6.2 結構構件的能力設計
2.7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外置耗能預應力裝配式混凝土框架
3.1 引言
3.2 外置可更換全金屬耗能桿
3.2.1 竹形耗能桿構造和概念設計
3.2.2 全鋼竹形耗能桿
3.2.3 鋁合金竹形耗能桿
3.2.4 部分約束耗能桿
3.3 附加全鋼耗能桿裝配式后張混凝土節(jié)點
3.3.1 節(jié)點試驗試件
3.3.2 節(jié)點試驗加載與測量裝置
3.3.3 節(jié)點試驗方案
3.3.4 節(jié)點試驗現(xiàn)象與結果
3.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4章 裝配式混凝土摩擦耗能框架
4.1 引言
4.2 裝配式摩擦耗能框架構造與機理
4.2.1 頂?shù)啄Σ梁哪苎b配式框架
4.2.2 腹板摩擦耗能裝配式框架
4.3 摩擦耗能器性能試驗
4.3.1 摩擦耗能器構造
4.3.2 試驗方案
4.3.3 NAO試驗結果
4.3.4 NAO與黃銅片試驗結果對比
4.3.5 NAO與普通鋼試驗結果對比
4.4 裝配式摩擦耗能框架數(shù)值建模
4.4.1 原型結構算例
4.4.2 裝配式摩擦耗能框架數(shù)值模擬
4.4.3 填充墻的數(shù)值模擬
4.4.4 數(shù)值模型校準
4.5 非線性靜力分析
4.5.1 低周反復加載分析
4.5.2 推覆分析
4.6 非線性動力時程分析
4.6.1 地震動的選擇
4.6.2 DBE和MCE下的地震響應比較
4.6.3 DBE和MCE下的耗能能力比較
4.7 裝配式摩擦耗能框架抗震易損性分析
4.7.1 動力增量IDA分析
4.7.2 地震易損性分析
4.8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5章 現(xiàn)澆主框架-裝配式次框架結構
5.1 引言
5.2 基于耗能鉸節(jié)點的主次框架結構體系
5.2.1 主次框架連接耗能鉸節(jié)點
5.2.2 主次框架結構的算例模型
5.2.3 無支撐結構構件屈服狀態(tài)和結構耗能分布
5.2.4 基于耗能鉸的巨型框架結構減震性能
5.2.5 耗能鉸節(jié)點參數(shù)分析
5.3 現(xiàn)澆主框架-預制裝配調諧隔震次框架體系
5.3.1 次框架隔震巨型框架簡化計算模型
5.3.2 附設阻尼器的主次框架結構減震性能
5.3.3 次框架隔震的主次框架結構減震性能
5.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6章 裝配式搖擺墻結構
6.1 引言
6.2 裝配式新型損傷可控搖擺墻研究
6.2.1 單調加載曲線
6.2.2 滯回曲線
6.2.3 實現(xiàn)自復位條件
6.3 新型損傷可控搖擺墻試驗分析
6.3.1 試驗設計
6.3.2 試驗裝置
6.3.3 試驗分析
6.4 損傷可控搖擺墻有限元模擬
6.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6.4.2 試驗與理論和有限元結果的對比
6.5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7章 裝配式混凝土盒式結構
7.1 引言
7.2 盒式結構體系發(fā)展歷史
7.3 盒式結構體系的組成
7.3.1 空腹夾層板
7.3.2 網格式框架墻
7.4 盒式結構與高層結構及建筑工業(yè)化技術的結合
7.5 盒式結構試驗研究
7.5.1 網格式框架墻的滯回性能特點
7.5.2 滯回曲線及骨架曲線分析
7.5.3 延性和變形能力對比分析
7.5.4 剛度退化
7.5.5 耗能能力
7.6 高層盒式結構抗震性能分析
7.6.1 模型設計
7.6.2 靜力Pushover分析
7.6.3 IDA分析
7.6.4 地震易損性分析
7.7 盒式結構同框架結構在實際工程中的對比
7.7.1 結構介紹
7.7.2 抗震性能分析
7.7.3 Park-Ang損傷分析
7.7.4 經濟性能分析
7.8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8章 裝配式模塊化懸掛結構
8.1 引言
8.1.1 裝配式模塊建筑及其優(yōu)勢與不足
8.1.2 懸掛減震結構體系及其優(yōu)勢與不足
8.1.3 模塊建筑與懸掛結構的優(yōu)勢互補
8.2 模塊建筑結構體系特點
8.2.1 鋼結構模塊建筑結構與鋼框架結構的不同點
8.2.2 模塊建筑結構面臨的挑戰(zhàn)
8.2.3 模塊建筑結構的結構層次
8.2.4 工程案例
8.3 主次結構減振機理
8.3.1 系統(tǒng)計算模型及運動方程
8.3.2 復簡諧激勵下結構動力響應
8.3.3 主結構無阻尼時參數(shù)解析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