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娜塔莉 澤蒙 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 1928—)是當代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曾任普林斯頓大學“亨利?查爾斯?李歷史講座”教授,1987年美國歷史協會史上的第二位女性主席(*任是1944年)。先后任教于布朗大學、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巴黎高等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惠特尼人文科學中心、耶魯大學、牛津大學貝列爾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和多倫多大學。她于1996年從普林斯頓大學榮譽退休后一直居住在多倫多,至今仍活躍于學界。她注意把人類學、心理學、人種志學和文學等學科的理論成果運用于歷史研究中,并在歷史書寫上采取敘述史學的寫作策略,成為跨學科的典范。由于她在歷史寫作中所使用的獨特的歷史敘述手法,她于2010年被授予霍爾堡國際紀念獎(獎金76.8萬美元)。20世紀后半期,西方史學的主要潮流是新史學,作為西方新史學的積極倡導者與先行者,戴維斯的學術研究可以說是這種史學思潮的深刻縮影,具體體現在她的婦女史觀、影視史觀和新文化史觀。本書稿力求從這幾方面進行多個角度綜合考察,將戴維斯的學術研究同其出身、求學以及學術經歷緊密結合,并通過分析、解讀戴維斯各個時期的主要學術成果,梳理、歸納出她的學術觀點、研究方法、社會影響等,認識其在西方史學學術界所擁有的地位。 作者梁艷春,河南開封人,1970年2月出生。1989年進入河南大學外語系學習并于1993年獲文學學士學位。1995年至1998年在河南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學習,獲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至2010年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獲史學博士學位。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1998年7月進入北京林業(yè)大學外語學院教學至今。主要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西方史學史。曾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多項,發(fā)表論文數篇,包括核心期刊3篇;主、參編教材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