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綠色建筑概述 / 1
簡介 / 2
綠色建筑的原則 / 4
居住者的舒適性 / 5
居住者的健康 / 6
能源 / 7
建筑物建造 / 7
建筑物管理與維護 / 8
資源 / 10
使用年限 / 11
環(huán)境影響 / 12
建筑物選址 / 12
氣候考慮 / 13
第二章?建筑材料 / 19
簡介 / 20
防腐木材 / 23
復合板 / 23
屋頂 / 25
壁板 / 27
地板 / 30
熱量轉移和隔熱 / 33
熱量轉移 / 33
普通類型的隔熱材料 / 36
窗戶 / 40
普通類型的窗戶 / 41
窗戶性能 / 42
第三章?被動式太陽能設計 / 57
簡介 / 58
太陽的季節(jié)性運動和日常運動 / 59
被動式太陽能設計 / 63
孔徑 / 65
受熱面 / 65
蓄熱體 / 65
熱分布 / 65
控制機制 / 65
被動式太陽能系統的類型 / 67
直接獲取 / 68
間接獲取 / 69
陽光房 / 74
主動式太陽能系統 / 76
被動式太陽能設計建筑物的內部空間 / 80
第四章?替代性建筑物 / 85
簡介 / 86
共性特征 / 88
土坯磚 / 89
玉米穗軸 / 90
積木 / 92
土袋 / 94
夯土輪胎 / 96
禾捆 / 102
第五章?能源 / 113
簡介 / 114
太陽能 / 115
潮汐能 / 116
地熱能 / 117
能源類型 / 118
動能 / 118
重力勢能 / 118
電能 / 119
核能 / 120
能量轉化 / 121
常規(guī)發(fā)電 / 122
可再生能源 / 124
電力基礎知識 / 126
歐姆定律 / 127
電功率和電能 / 127
標準單位 / 127
交流電和直流電 / 129
太陽能資源 / 129
太陽高度角 / 130
遮陰 / 132
第六章?太陽能熱水 / 137
簡介 / 138
太陽能熱水系統類型 / 140
集成式集熱存儲系統 / 141
溫差環(huán)流系統 / 143
開環(huán)直接系統 / 145
閉環(huán)加壓系統 / 146
回流系統 / 148
集熱器類型 / 149
平板集熱器 / 149
真空管集熱器 / 151
性能比較 / 153
臺座的選擇 / 154
調整太陽能熱水系統 / 157
工業(yè)熱水系統 / 160
第七章?太陽能發(fā)電 / 165
簡介 / 166
光生伏特效應 / 167
硅太陽能電池 / 169
單晶硅太陽能電池 / 170
多晶硅太陽能電池 / 171
非晶硅太陽能電池 / 172
轉換效率的限制 / 173
非硅太陽能電池 / 173
光伏發(fā)電 / 174
串聯/并聯排列 / 175
額定輸出功率 / 175
光伏系統 / 176
光伏系統的安裝 / 179
光伏系統的容量大小 / 184
太陽能資源 / 184
并網光伏系統 / 185
獨立光伏系統 / 187
節(jié)約能源 / 192
太陽能熱發(fā)電 / 194
拋物槽系統 / 194
太陽能塔 / 196
第八章?風力發(fā)電 / 201
簡介 / 202
利用風力 / 204
風能 / 207
風的質量 / 210
現代風力發(fā)電機 / 211
水平軸風力發(fā)電機 / 212
垂直軸風力發(fā)電機 / 214
操作限制 / 215
選址 / 218
環(huán)境影響 / 221
第九章?水力發(fā)電 / 229
簡介 / 230
水能 / 232
現代水力發(fā)電機 / 236
反作用式渦輪機 / 236
沖擊式渦輪機 / 237
水力發(fā)電系統 / 239
微水電 / 242
商用水力發(fā)電 / 245
環(huán)境影響 / 247
第十章?生物質能源 / 253
簡介 / 254
光合作用 / 255
生物質能 / 256
生物質的直接燃燒 / 256
城市固體廢棄物發(fā)電 / 257
農業(yè)廢棄物發(fā)電 / 260
生物質的生物轉化 / 261
厭氧消化 / 261
發(fā)酵 / 264
生物質的熱轉化 / 266
木炭生產 / 266
氣化 / 267
高溫分解 / 268
熱轉化小結 / 269
生物質的化學轉化 / 269
能源作物 / 272
第十一章?非太陽能可再生能源 / 277
簡介 / 278
潮汐能 / 278
擋潮閘 / 281
水下渦輪機 / 283
地熱能 / 287
地熱能的來源和獲取 / 289
發(fā)電 / 291
直接供熱 / 295
環(huán)境影響 / 296
新興技術 / 296
術語表 /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