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分六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可診斷性與可重構性的定義、內涵及研究進展等;第二部分研究了系統(tǒng)建模與故障分析方法、可診斷性與可重構性理論的核心,以及系統(tǒng)診斷和重構能力的表征、判定和量化方法;第三部分闡述了基于相關性模型、解析冗余關系、距離相似度、方向相似度和考慮非線性因素影響的可診斷性評價方法,以及基于相關性模型、DM 分解技術、優(yōu)化理論和考慮干擾因素影響的可診斷性設計方法;第四部分介紹了考慮多種資源約束的可重構性評價方法,以及面向時間與空間雙重維度的可重構性設計方法;第五部分介紹了自主診斷重構地面驗證系統(tǒng)和可診斷性評價工具軟件、可重構性評價工具軟件,以及仿真應用情況;第六部分對航天器控制系統(tǒng)自主診斷核重構技術做出了總結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