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是個寬泛的名詞,其中儒家與道家是重點。儒家的代表是孔子與孟子,道家是老子與莊子。傅教授全面解讀了四位圣哲的著作思想,并分析其核心概念。譬如,孔子一再回答學生問“仁”,孟子多次說明“心之四端”,老子對“道”加以描述,莊子由各種角度形容“游”與“化”……這些思想是他們的心得,用以掌握生命的真實本質,并以此闡述他們的哲學思想與人生智慧。比如孔子主張“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價值必須由內而發(fā),人道確立則萬物亦得以安頓。孟子認為“思誠者,人之道”,只要真誠,就可以體驗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嚴與偉大。老子的修養(yǎng)方法是虛與靜,以道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則人生的困境與虛無之感化解于無形。莊子相信人的蕞高智慧在于明白“未始有物”,既然如此,在現實生活中,人生何必執(zhí)著?何不逍遙自得,與道同游。全書分為四部二十三章上百小節(jié),以《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四部原典原文加以引申發(fā)揮,精選材料,生動闡發(fā),沒有錯過四部經典的任何一段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