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六個階段講述了1857年至1937年共80年的日本歷史。如果用日本近代史固有的語言來表述各個時代,六個階段可以簡單概括為:“公武合體”→“尊王倒幕”→“殖產興業(yè)”→“明治立憲制”→“大正民主”→“昭和法西斯主義”。不過,即便列出了各時代的特征,仍無法明白各時代的相互關系。于是,作者將這六個階段改稱為“改革時代”→“革命時代”→“建設時代”→“運用時代”→“重組時代”→“危機時代”?!肮浜象w”相當于“改革時代”,“尊王倒幕”相當于“革命時代”,“殖產興業(yè)”相當于“建設時代”,“明治立憲制”相當于“運用時代”,“大正民主”相當于“重組時代”,“昭和法西斯主義”相當于“危機時代”。 本書將1937年以暗示“危機時代”終結、“崩潰時代”開始的形式結束了分析。原因在第六章中也有論述,就是說,“崩潰時代”自日中全面戰(zhàn)爭開始,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到太平洋戰(zhàn)爭會以失敗收場。 對于日本戰(zhàn)后近70年的歷史,作者認為,雖然“革命時代”找起來比較困難,但除此之外的“改革”→“建設”→“運用”→“重組”→“危機”乃至“崩潰”的各階段,感覺都可以從戰(zhàn)后的歷史中找到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