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張衡是東漢時期的大科學家,他有著開闊的眼界,關心人民的生活,同情被壓迫者。他的文章《二京賦》《四愁詩》都是抨擊諷刺當時黑暗勢力的作品。他專心研究自然科學,在天文學方面有偉大的貢獻。他的發(fā)明有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張衡研究學術非常廣博。他不僅是文學家、科學家、政治家,而且是史學家和畫家,可以說是古代的“多面手”。張衡研究學術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黃道婆》:宋代末年,松江烏泥涇有個黃道婆,小時候做童養(yǎng)媳,因受婆婆虐待,流亡到海南島的崖州,從黎族人民那里學會了紡織技術和制造紡織工具的技術,后來回到家鄉(xiāng),把技術傳授給鄉(xiāng)親們。黃道婆不斷創(chuàng)新改革,使得紡織手工業(yè)迅速發(fā)展,推廣到整個江南以及全國。黃道婆是中國古代杰出的科學家,直到今天,她仍然被人民敬仰?!渡蚶ā罚荷蚶ㄊ俏覈糯晃粌?yōu)秀科學家。他在數學、物理、天文、歷法、地理、醫(yī)藥和水利等領域都有重大成就。同時,他也是一位政治家和軍事家,還是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杰出的科學家。他的科學巨著《夢溪筆談》被外國學者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渡蚶ā飞鷦拥孛枥L了沈括深入實際、刻苦鉆研的治學歷程,以及他在科學技術上的重要貢獻。《蔡倫》:蔡倫是東漢時的宦官。他愛好科學技術,不斷鉆研,制造了各種機械,設計煉銅爐,冶煉寶劍。他還用樹皮、麻頭、破布等廢物造紙——就是世界上早的木纖維紙,以代替絲制的絹。絹價格昂貴,是富人用的東西,窮人買不起。蔡倫發(fā)明的木纖維紙,對于文化的傳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成為我國古代偉大的發(fā)明之一?!独顣r珍》:李時珍是16世紀(明代)我國偉大的藥物學家和醫(yī)學家,他盡一生所能,編纂了具有世界意義的藥物學輝煌名著《本草綱目》。李時珍不怕困難,堅持真理,無條件地把自己的一切貢獻給人類所需要的科學事業(yè)。他擁有高尚的品格,永遠是科學工作者學習的榜樣。《畢昇》:北宋慶歷年間,漁民出身的雕版工畢舁,為了補救雕版印刷的缺點,經過反復試驗,終于創(chuàng)造了活字印刷術。這一發(fā)明,是印刷史上一次重大革命,開創(chuàng)了世界活字印刷的新紀元,為豐富世界文化寶藏、增進世界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懂厱N》生動地表現了畢異刻苦鉆研、勇于探索的革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