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基礎醫(yī)學人體解剖學彩色圖譜: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

人體解剖學彩色圖譜: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

人體解剖學彩色圖譜: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

定 價:¥128.00

作 者: 暫缺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7843321 出版時間: 2019-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 212 字數:  

內容簡介

  Color Atlas of Human Anatomy是德國Thieme出版社出版的優(yōu)秀人體解剖學系列圖譜,已被翻譯為10多種語言在全球各國家出版發(fā)行。本圖譜系列包括3個分冊,分別為運動系統(tǒng)、內臟器官、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本書為其第3卷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主要介紹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的解剖。本書的優(yōu)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與其他同類圖譜不同的是,在編排上采用每2頁介紹一個知識內容,右頁為解剖圖,左頁為文字說明,圖文并茂,偏于閱讀與記憶。②圖片以線條圖為主,配合一些實物圖片,圖片清晰,色彩明快,可讀性強。并針對部分圖片上的解剖結構進行編號,引導醫(yī)學生閱讀時思考相應的解剖結構,培養(yǎng)醫(yī)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懂之處隨時驗證,不用前后翻書尋找答案,非常方便。③在介紹知識內容時緊密聯(lián)系臨床,實用性、趣味性強,因而其讀者不僅局限于醫(yī)學生,也可作為臨床醫(yī)生及解剖老師的參考閱讀資料。因此, 本書彌補了國內解剖學教材的不足,既便于醫(y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知識,提高學習的興趣,也能為臨床工作者提供參考與借鑒。

作者簡介

  Werner Kahle: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神經科學教授 凌樹才,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解剖教研室主任,浙江省解剖學會理事長,中國解剖學會理事,中國解剖學會神經解剖分會及體質調查分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樞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機制,曾獲得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發(fā)表SCI論文30余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140 余篇,曾擔任多部醫(yī)學本科中、英文教材的副主編。

圖書目錄

簡.介
 
神經系統(tǒng)——概述 /2
發(fā)育與分部 /2
功能環(huán)路 /2
神經系統(tǒng)在機體中的位置 /4
 
腦的發(fā)育和結構 /6
腦的發(fā)育 /6
腦的解剖 /8
腦的進化 / 14
 
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成分
 
神經元 / 18
神經解剖方法 / 20
神經元的超微結構 / 22
 
突觸 / 24
位置 / 24
結構 / 24
功能 / 24
突觸的類型 / 26
神經遞質 / 26
軸突運輸 / 28
遞質受體 / 30
突觸傳遞 / 30
 
神經元系統(tǒng) / 32
神經元環(huán)路 / 34
 
神經纖維 / 36
髓鞘的超微結構 / 36
周圍神經系統(tǒng)的髓鞘發(fā)育 / 38
無髓鞘神經纖維的發(fā)育 / 38
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髓鞘結構 / 38
周圍神經 / 40
 
神經膠質細胞 / 42
血管 / 44
 
脊髓與脊神經
 
概述 / 48
 
脊髓 / 50
結構 / 50
反射弧 / 50
灰質和內部結構 / 52
脊髓橫切面 / 54
上行傳導通路 / 56
下行傳導通路 / 58
傳導路徑的可視化 / 58
脊髓的血管 / 60
脊神經節(jié)和后根 / 62
脊膜 / 64
節(jié)段性神經支配 / 66
脊髓相關綜合征 / 68
 
周圍神經 / 70
神經叢 / 70
頸叢(C1~C4)/ 72
頸神經后支 / 72
臂叢(C5~T1)/ 74
鎖骨上部 / 74
鎖骨下部 / 74
胸神經 / 84
腰骶叢 / 86
腰叢 / 86
骶叢 / 90
 
腦干和腦神經
 
概述 / 100
腦干的功能柱 / 102
腦神經 / 102
顱底 / 104
 
腦神經核 / 106
 
延髓 / 108
舌下神經水平橫切面 / 108
迷走神經水平橫切面 / 108
 
腦橋 / 110
面神經膝水平橫切面 / 110
三叉神經水平橫切面 / 110
 
腦神經(Ⅴ、Ⅶ~Ⅻ)/ 112
舌下神經 / 112
副神經 / 112
迷走神經 / 114
舌咽神經 / 118
前庭蝸神經 / 120
面神經 / 122
三叉神經 / 124
 
副交感神經節(jié) / 128
睫狀神經節(jié) / 128
翼腭神經節(jié) / 128
耳神經節(jié) / 130
下頜下神經節(jié) / 130
 
中腦 / 132
結構 / 132
經中腦下丘橫截面 / 132
中腦上丘橫截面 / 134
經中腦頂蓋前區(qū)橫截面 / 134
紅核和黑質 / 136
 
眼外肌的神經(第 Ⅲ、Ⅳ和Ⅵ對腦神經) / 138
展神經 / 138
滑車神經 / 138
動眼神經 / 138
 
長距離傳導通路 / 140
皮質脊髓束和皮質核束 / 140
內側丘系 / 140
內側縱束 / 142
三叉神經核的核間聯(lián)系 / 142
中央被蓋束 / 144
后縱束 / 144
 
網狀結構 / 146
 
腦干的組織化學 / 148
 
小腦
 
結構 / 152
分部 / 152
小腦腳和小腦核 / 154
小腦皮質 / 156
神經元回路 / 160
 
功能性組織 / 162
纖維投射 / 162
實驗刺激的結果 / 162
 
通路 / 164
小腦下腳(繩狀體)/ 164
小腦中腳(腦橋臂)/ 166
小腦上腳(結合臂)/ 166
 
間腦
 
前腦的發(fā)育 / 170
端腦間腦邊界 / 170
 
結構 / 172
分部 / 172
經視交叉的冠狀切面 / 172
經灰結節(jié)的冠狀切面 / 174
通過乳頭體的冠狀切面 / 174
 
上丘腦 / 176
韁 / 176
松果體 / 176
 
背側丘腦 / 178
丘腦輻射 / 178
特異性丘腦核 / 178
非特異性丘腦核 / 180
丘腦前核群 / 182
丘腦內側核群 / 182
丘腦中央中核 / 182
丘腦外側核群 / 184
丘腦腹側核群 / 184
外側膝狀體 / 186
內側膝狀體 / 186
丘腦枕 / 186
經丘腦吻側部的冠狀切面 / 188
經丘腦尾側部的冠狀切面 / 190
 
底丘腦 / 192
分部 / 192
底丘腦對刺激的反應 / 192
 
下丘腦 / 194
下丘腦寡髓鞘區(qū) / 194
下丘腦多髓鞘區(qū) / 194
血液供應 / 196
下丘腦寡髓鞘區(qū)的纖維聯(lián)系 / 196
下丘腦多髓鞘區(qū)的纖維聯(lián)系 / 196
下丘腦的功能定位 / 198
 
下丘腦和垂體 / 200
垂體的發(fā)育和分部 / 200
漏斗 / 200
垂體的血管 / 200
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 / 202
 
端腦
 
概述 / 208
大腦半球的分部 / 208
大腦半球在發(fā)育中的旋轉 / 208
進化 / 210
大腦皮質的發(fā)育 / 212
腦的分葉 / 214
 
 
經端腦的切面 / 216
冠狀切面 / 216
水平切面 / 222
 
 
舊皮質和杏仁體 / 226
舊皮質 / 226
杏仁體 / 228
纖維聯(lián)系 / 230
 
古皮質 / 232
分部和功能意義 / 232
Ammon角 / 234
纖維聯(lián)系 / 234
海馬皮質 / 236
 
新紋狀體 / 238
 
島葉 / 240
 
新皮質 / 242
皮質分層 / 242
皮質柱 / 242
新皮質的細胞類型 / 244
模塊概念 / 244
皮質區(qū) / 246
額葉 / 248
頂葉 / 252
顳葉 / 254
枕葉 / 256
纖維束 / 260
大腦半球的不對稱性 / 264
 
影像學檢查 / 266
X線造影照相術 / 266
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技術 / 266
磁共振成像技術 / 268
PET與 SPECT / 268
 
腦血管和腦室系統(tǒng)
 
動脈 / 272
頸內動脈 / 274
血供區(qū)域 / 276
 
靜脈 / 278
大腦淺靜脈 / 278
大腦深靜脈 / 280
 
腦脊液腔隙 / 282
概述 / 282
脈絡叢 / 284
室管膜 / 286
室周器 / 288
 
腦膜 / 290
硬腦膜 / 290
蛛網膜 / 290
軟腦膜 / 290
 
自主神經系統(tǒng)
 
概述 / 294
自主神經系統(tǒng)中樞部 / 294
自主神經系統(tǒng)周圍部 / 296
腎上腺素能及膽堿能系統(tǒng) / 296
神經元回路 / 298
 
交感干 / 298
頸段和上胸段 / 298
下胸段和腹段 / 300
皮膚的神經支配 / 300
 
自主神經周圍部 / 302
傳出纖維 / 302
傳入纖維 / 302
壁內神經叢 / 302
自主神經元 / 304
 
功能系統(tǒng)
 
腦功能 / 308
 
運動系統(tǒng) / 310
皮質脊髓束 / 310
錐體外系 / 312
錐體外系的功能聯(lián)系 / 314
運動終板 / 316
腱器 / 316
肌梭 / 318
終的共同運動通路(后公路)/ 320
 
感覺系統(tǒng) / 322
皮膚感覺器 / 322
精細觸覺通路 / 326
粗感覺通路 / 328
味覺器官 / 330
嗅覺器官 / 334
 
邊緣系統(tǒng) / 336
概述 / 336
扣帶回 / 338
隔區(qū) / 338
 
感覺器官
 

 
結構 / 342
眼瞼、淚器和眶 / 342
眼外肌 / 344
眼球 / 346
眼球前部 / 348
眼的血管 / 350
眼底 / 350
視網膜 / 352
視神經 / 354
光感受器 / 356
 
視覺通路和眼反射 / 358
視覺通路 / 358
眼反射 / 362
 

 
結構 / 366
概述 / 366
外耳 / 366
中耳 / 368
內耳 / 372
 
聽覺傳導通路 / 382
通路 / 382
聽覺傳導通路和前庭傳導前庭傳導通路 / 386
 
延伸閱讀 / 388
 
索引 / 39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