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腸道黏膜上皮并向胃腸腔突出的局限性病變,簡單而言,就是長在胃腸道的“疙瘩”。根據息肉所處消化道部位的不同,分別稱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腸息肉、大腸(結腸和直腸)息肉等。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飲食結構的調整,胃腸息肉發(fā)病率(檢出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胃腸息肉是常見病,隨著現代醫(yī)療干預措施,如質子泵抑制劑(PPI)的廣泛應用、幽門螺桿菌(H.pylori)的治療等的影響,胃腸道息肉的發(fā)病特點、患病人群、臨床表現等諸多方面正發(fā)生著改變。在我國,目前人們對于胃腸息肉的認識不足,正規(guī)診療率偏低,如何從生活方式、飲食習慣、藥物干預、手術治療等方面規(guī)范化防治胃腸息肉,很多人仍一知半解?;诖爽F狀,我們組織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院脾胃病科的臨床工作者編寫了《胃腸息肉100問》。《胃腸息肉100問》分為四篇(常識篇、診斷篇、治療篇、預防保健篇),涵蓋了系統(tǒng)解剖、流傳病學、發(fā)病特點、臨床癥狀、診療方案及預防保健等諸多方面,內容豐富精彩?!段改c息肉100問》圖文并茂,依據現有的文獻以及相關臨床調研,以通俗易懂的問答形式收錄胃腸息肉相關問題,力求使廣大讀者全面熟悉胃腸息肉的相關知識,以期對胃腸息肉治療、預后和隨訪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