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報告
特稿
《文心雕龍》原道論研究
新論
不平衡的文體與備眾體的文論
環(huán)境生態(tài)視角下的宋元詩畫批評之變
從震卦到雷語:“雷”關鍵詞的洪荒之力
從獨創(chuàng)性到主體性
——略論李漁文學創(chuàng)作思想的“現(xiàn)代性
文論
近代中西思想交融與《左傳》文章學的轉型
孫人和唐寫本《文心雕龍》殘卷校讎辨析與輯佚
宋代論體文觀念芻議
熔裁顯志襲故彌新
《唐才子傳·王績傳》之傳體批評
模擬·逼似·脫化
——論姚鼐古文教育方法
詩學
杜詩“沉郁頓挫”的界域與表現(xiàn)特征
兩宋之際《詩經》闡釋的求情與會虛
媒介文化視域下的蘇軾文藝觀及其當代啟示
不獨窮人亦瘦人
——晚年陸游的“詩”“窮”關系論
方回的詩格觀與格法批評論略
“命由我作”與“場屋制義”:袁黃時文觀發(fā)微
錢澄之詩學的易學淵源發(fā)微
書畫品評與詩文創(chuàng)作及詩文理論之關系
——以“骨肉勻”一詞為例
論馮班對文學總集的整理及其學術貢獻
“詩以聲為體”:趙宦光《彈雅》的“聲調”觀
宋詞律句構成規(guī)律略論
——以白石自度曲為例
學術史
被遺忘者的成就:民國學者段凌辰先生辭賦學研究
略述
民國以降詞學對傳統(tǒng)協(xié)律之論的修正
近代臺灣詩學的夢蝶園書寫
“文獻工夫與思想工夫并進”:鄧小軍詩學考據(jù)學
述略
求考據(jù)與哲思的雙美之合
——以杜詩學研究為中心的討論
《儒林外史》中的四個文化奇人及其文化意義
海外中國詩學
法國的詩經學溯源
日本學者論自居易的“兼濟”與“獨善”
——以日本學者下定雅弘的《中唐文學研究論集》為中心
文、質之辨:日本江戶詩話中魏晉詩歌的不同形象及其詩學背景
文獻雨窗瑣錄
會議
“活古化今與中國文論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第21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綜述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第八屆理事會新增補副會長、常務理事、彈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