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從遠古時代起就重視精神生活與信仰追求,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人文的而非宗教的,自省的而非神啟的,是中華民族精神生活的基本特點。作為支撐這一扎根生活大地而又具有形上追求的精神世界,中國歷史上很早就形成了較為發(fā)達的人文傳統(tǒng),形成了傳承久遠的經、史、子、集、樂、易、禮、詩、書等知識思想領域。今天,我們把這些古老的知識與思想活動,把這些在現代教育體系中稱為文學、詩學、史學、哲學、美學、藝術學的知識思想領域,統(tǒng)一稱之為“人文學科”。本書從當代中華民族精神生活建構的層面上,對人文學科的基本形態(tài)、品格特征、特殊意義作系統(tǒng)的闡釋與說明。本書視野廣闊,才情多樣,文筆雋秀,可作為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與科學精神養(yǎng)成的通識教材,也可供普通讀者擴大學術眼界提升精神生活的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