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漢傳因明知識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因明為古印度的邏輯學,它與聲明(語言文字學)、工巧明(工藝歷算學)、醫(yī)方明(醫(yī)學)、內明(各學派自己的學說,對佛教來說則指佛學)合稱“五明”,是古印度的五門學科。因,指推理的根據(jù)、理由、原因;明,指顯明、知識、學問,是一種思考方法,也是探索真理的工具之一。 漢傳因明有豐富的知識論思想,玄奘為漢傳因明開宗立軌,在知識論上著有《成唯識論》,主要承續(xù)了護法一系的“有相唯識”說。漢傳因明的知識論是以唯識義理來詮釋知識論,如以“三能變”分化出認識主客體,進而研究主客體分化的“分”說(從一分說到四分說),研究八識、五心、五十一心所與二量的關系,關于能緣、所緣、量果的關系,關于自相、共相的界定,多重真諦論等等,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漢傳因明知識論的源流和主要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