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t5
1.1 移動通信的發(fā)展過程\t5
1.1.1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t5
1.1.2 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t6
1.1.3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t6
1.1.4 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t7
1.1.5 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t9
1.2 5G通信及其關鍵技術\t9
1.2.1 5G通信的愿景\t9
1.2.2 5G通信的關鍵技術\t12
1.3信道編碼及其發(fā)展過程\t13
1.3.1信道編碼的性能度量\t14
1.3.2信道編碼的發(fā)展過程\t21
參考文獻\t24
第二章 LDPC碼\t26
2.1 LDPC碼的基本原理與方法\t26
2.1.1 LDPC碼的基本概念\t27
2.1.2 LDPC碼的構造方法\t29
2.1.3 LDPC碼的編碼方法\t39
2.1.4 LDPC碼的譯碼算法\t42
2.2 LDPC碼的優(yōu)化設計\t46
2.2.1 譯碼門限\t46
2.2.2 錯誤平層\t49
2.3 LDPC碼的高級譯碼方法\t53
2.3.1 譯碼調度策略\t53
2.3.2 線性規(guī)劃譯碼\t56
2.3.3 基于概率計算的譯碼實現\t59
2.4 LDPC碼在標準化中的應用\t63
2.4.1 DVB-S標準中的LDPC碼\t63
2.4.2.CCSDS標準中的LDPC碼\t66
2.4.3 IEEE 802.16e標準LDPC碼\t70
2.5 LDPC碼在5G通信中的應用\t72
參考文獻\t74
第三章 Polar碼\t78
3.1 Polar碼概述\t78
3.2 信道極化原理\t81
3.2.1 信道合并\t82
3.2.2 信道分裂\t85
3.2.3 信道極化\t87
3.3 極化信道的可靠性度量\t89
3.3.1 計算巴氏參數\t89
3.3.2 密度進化\t91
3.3.3 高斯近似\t92
3.4 極化碼的編碼\t93
3.5 極化碼的譯碼方案\t96
3.5.1 SC譯碼方法\t96
3.5.2 SCL譯碼方法\t100
3.6 極化碼在5G通信中的應用研究\t105
參考文獻\t109
第四章 Turbo碼\t112
4.1 Turbo碼概述\t112
4.2 Turbo碼的編譯碼方法\t113
4.2.1 Turbo碼編碼方法\t113
4.2.2 Turbo碼譯碼算法\t117
4.3 Turbo的并行譯碼與結尾處理\t123
4.3.1 Turbo碼并行譯碼\t123
4.3.2 結尾處理\t128
4.4 Turbo碼在3G/4G中的應用方案\t135
4.4.1 Turbo碼在第三代移動通信中的應用\t135
4.4.2 Turbo碼在第四代移動通信中的應用\t138
4.5 Turbo碼與5G通信\t141
參考文獻\t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