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英國著名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也是英國乃至歐洲文學史上的一部長篇小說。18世紀初,一個英國水手在航行中和船長發(fā)生沖突,被遺棄在了海上。他在南太平洋漂流了一段時間后,流落到一座荒島上,獨自生活了四年。1719年,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根據(jù)這個故事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并因此成為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這部作品通過作者豐富的想象、曲折的情節(jié)、樸實的語言,鮮明地反映了18世紀英國社會的時代特征,真實地描寫了離開社會28年之久的人所遭遇的逆境和絕望,還有對信仰的感同身受,以及對生活無盡的挑戰(zhàn)。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從小就渴望冒險,終于有一天離家航海。后來,船在海上失事。他歷盡艱險,獨自漂泊到了一個荒島上。在島上,他想出了很多具有創(chuàng)意的辦法,努力活了下來,并救出了被土著人俘虜?shù)綅u上的星期五,使他成了忠實的仆人,后還機智地救出了一位英國帆船的船長,幫助他平息了船上的叛亂,一起回到了闊別35年的故鄉(xiāng)。笛福擅長描寫環(huán)境,細節(jié)逼真,令人信服。他的語言自然,不引經據(jù)典;故事都是由主人公自述,使讀者感到親切、通俗易懂,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這正是這部作品歷久彌新,雅俗共賞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