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航空、航天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

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

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

定 價:¥88.00

作 者: 馬海虹,李成國,董亞洲,吳世臣,禹旭敏 ... 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8266994 出版時間: 2019-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4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不僅可以推動空間太陽能電站發(fā)展,而且可以解決分布式可重構衛(wèi)星、月球基地等特殊應用供電需求難題。作者基于“863”等多個課題研究成果,總結國內外技術發(fā)展及應用的基礎上,結合空間無線能量傳輸工程應用需求,編寫此書。第1章介紹了無線能量傳輸技術分類及特點,分析了國內外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及應用前景。第2章研究了天線能量傳輸理論及設計方法。第3章介紹了大功率發(fā)射機的種類、技術方案和典型設計方法。第4章內容包括微波無線能量接收整流技術方案和實現(xiàn)途徑。第5章研究了空間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組成、傳輸理論和系統(tǒng)鏈路效率。第6章內容包括激光無線能量傳輸技術及國內外發(fā)展概況。第7章簡要介紹了國內外典型的空間無線能量傳輸試驗情況,以及一種高效微波無線能量傳輸演示驗證系統(tǒng)。本書將空間無線能量傳輸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相結合,實用性強,適合從事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使用,亦可供科研院校相關專業(yè)的師生閱讀。

作者簡介

  馬海虹博士,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毫米波頻率源和衛(wèi)星通信載荷等。承擔了分布式可重構衛(wèi)星系統(tǒng)模塊航天器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863計劃)等無線能量傳輸項目,突破了無線能量高效率傳輸?shù)戎T多關鍵技術,建立了國內首臺高效率微波無線傳能演示驗證系統(tǒng),有效推動了我國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的發(fā)展。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項,發(fā)表科技論文25篇,獲國家發(fā)明專利6項。李成國博士,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相控陣雷達、星載天線、自跟蹤與標校等。承擔了國家“十二五”和“十三五”等多項星載相控陣天線研究項目,主持完成了國家重大專項任務中星載相控陣天線研制,實現(xiàn)了在軌飛行驗證和批產(chǎn),突破了相控陣機電熱一體化、寬角掃描、高效率有限掃描、在軌自標校、多頻多極化與功率的自適應動態(tài)調配、高效熱控等多項關鍵技術,建立了星載相控陣天線調測一體化平臺、基于在軌狀態(tài)的熱試驗驗證系統(tǒng),有效推動了我國星載相控陣天線技術的發(fā)展。發(fā)表科技論文15篇,獲國家發(fā)明專利12項。董亞洲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空間微波能量傳輸技術、功率合成技術等。先后承擔了微波無線能量傳輸技術方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裝備預研基金等多項課題研究。發(fā)表科技論文20余篇,授權和受理發(fā)明專利近10項,參與編著、譯著3部。

圖書目錄

第 1章 概述 001
1.1 無線能量傳輸技術 002
1.1.1 無線能量傳輸技術分類及特點 003
1.1.2 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 005
1.2 美國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研究概況 006
1.3 日本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研究概況 011
1.3.1 日本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 011
1.3.2 日本空間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研究開發(fā)體制 014
1.3.3 日本三菱電機公司的太陽能發(fā)電無線輸電技術研究 014
1.3.4 日本空間激光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研究 015
1.4 國際無線電科學聯(lián)盟 018
1.4.1 空間太陽能發(fā)電衛(wèi)星(SPS)白皮書 018
1.4.2 SPS關鍵技術 019
1.5 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組成及其關鍵技術 020
1.5.1 電波輻射式無線能量傳輸 020
1.5.2 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組成 021
1.5.3 無線能量傳輸關鍵技術 023
1.6 無線能量傳輸技術應用需求 025
1.6.1 人造衛(wèi)星之間無線能量傳輸 025
1.6.2 星地之間無線能量傳輸 026
1.6.3 深空探測無線能量傳輸 027
第 2章 空間天線能量傳輸理論 029
2.1 天線基本輻射理論 031
2.2 天線輻射場分析 034
2.2.1 感應近場區(qū) 038
2.2.2 輻射近場區(qū) 039
2.2.3 輻射遠場區(qū) 043
2.3 能量傳輸收/發(fā)天線系統(tǒng) 046
2.3.1 典型收/發(fā)天線系統(tǒng) 047
2.3.2 收/發(fā)天線系統(tǒng)能量傳輸分析 049
2.4 能量傳輸天線輻射聚焦分析 056
2.4.1 天線聚焦特性分析 060
2.4.2 自適應波束聚焦技術 073
2.5 天線波束控制、跟蹤和校準分析 081
2.5.1 波束控制和跟蹤 081
2.5.2 天線診斷和校準 094
第3章 微波功率發(fā)射技術 105
3.1 微波大功率發(fā)射器件 106
3.1.1 磁控管 107
3.1.2 行波管 108
3.1.3 半導體固態(tài)器件 109
3.2 F類/逆F類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113
3.2.1 理想F類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113
3.2.2 理想逆F類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118
3.3 F類功率放大器設計分析 119
3.3.1 功率放大器特性分析 120
3.3.2 F類功率放大器設計 126
第4章 微波能量接收整流技術 133
4.1 微波能量接收整流技術進展 135
4.1.1 美國 135
4.1.2 日本 137
4.1.3 歐洲及其他 140
4.2 高效率微波能量整流電路設計技術 142
4.2.1 整流二極管建模與分析 142
4.2.2 整流電路原理與結構 146
4.2.3 5.8GHz整流電路仿真與分析 150
4.3 微波能量接收整流技術發(fā)展趨勢 155
4.3.1 高頻段微波能量接收整流技術 155
4.3.2 寬帶化微波能量接收整流技術 157
4.3.3 大動態(tài)整流電路技術 159
4.3.4 適用于信息與能量協(xié)同傳輸?shù)慕邮照骷夹g 161
第5章 微波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設計技術 165
5.1 微波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特點 166
5.1.1 微波無線能量傳輸關鍵技術 166
5.1.2 國內外主要驗證系統(tǒng)指標對比 171
5.1.3 國內外技術水平差距及主要問題 172
5.2 微波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組成 173
5.3 微波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效率鏈路分析 174
5.3.1 微波發(fā)射機效率分析 175
5.3.2 微波接收整流電路效率分析 175
5.3.3 收/發(fā)天線能量傳輸效率分析 175
5.4 微波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收/發(fā)天線設計 177
5.4.1 收/發(fā)天線功率密度分析 177
5.4.2 收/發(fā)天線設計 180
5.5 微波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發(fā)射機設計 206
5.6 微波無線能量傳輸整流系統(tǒng)設計 210
第6章 激光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設計技術 213
6.1 國內外研究概況 214
6.1.1 國外發(fā)展概況 214
6.1.2 國內發(fā)展概況 224
6.2 激光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 226
6.3 大功率激光器 228
6.4 準直發(fā)射與接收 232
6.4.1 光束準直可采用的方法 232
6.4.2 各種方法初步比較 234
6.4.3 多光束協(xié)同發(fā)射 235
6.5 高效激光接收技術 237
6.5.1 激光電池技術 238
6.5.2 電源管理技術 242
6.5.3 能源轉換提取技術 246
6.5.4 激光電池片散熱技術 255
6.6 高精度光束控制技術 257
6.6.1 APT系統(tǒng)功能 257
6.6.2 系統(tǒng)組成 258
6.6.3 APT執(zhí)行步驟 262
第7章 國內外空間無線能量傳輸試驗研究簡介 263
7.1 日本無線能量傳輸試驗 265
7.1.1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fā)機構(JAXA)最新試驗 266
7.1.2 三菱重工業(yè)公司的最新試驗 267
7.1.3 USEF的太陽能發(fā)電無線輸電技術研究 269
7.2 美國和歐洲無線能量傳輸試驗 271
7.2.1 美國無線能量傳輸試驗 271
7.2.2 歐洲無線能量傳輸試驗 272
7.3 國內空間無線能量傳輸試驗研究 274
7.4 高效微波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設計實例 278
7.4.1 系統(tǒng)簡介及指標要求 278
7.4.2 鏈路傳輸效率預算 279
7.4.3 微波發(fā)射機設計 279
7.4.4 天線設計 291
7.4.5 整流及直流合成電路設計 297
7.4.6 接收天線陣列與整流電路布局設計 300
7.4.7 試驗結果 301
7.5 我國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發(fā)展前景和需求分析 303
7.5.1 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對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的需求 303
7.5.2 科學技術發(fā)展對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的需求 305
7.5.3 國防應用對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的需求 306
7.6 啟示與展望 307
7.6.1 我國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發(fā)展建議目標 307
7.6.2 我國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發(fā)展建議路線圖 308
7.6.3 我國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研究工作建議 309
參考文獻 311
索引 32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