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今文經學與現代革命志士(劉小楓)1
導言 1
上篇:晚清蜀學與經今文學的另一譜系 14
一、“近代之今文有二” 14
二、尊經書院與近代蜀學的形成 22
三、《今古學考》與晚清經今文學的轉折 40
四、孔子的“一神化”與文明進化史觀 53
附論:文明史觀與問題史學 67
中篇:中等社會的革命 90
一、保路運動與“中等社會的革命” 90
二、清末教育改革與本省意識的興起 103
三、諮議局與本省意識的制度化 130
四、中等社會的反叛:四川諮議局與保路運動 151
五、“承先啟后的歷史環(huán)節(jié)” 169
六、余論:保路運動與蜀學認同 172
附論:嚴復對梁啟超的批判 178
下篇:“諸子合流”與“素王革命” 194
一、近代《周官》、《王制》地位之變遷 199
二、“抗戰(zhàn)建國”與《重光》月刊 220
三、諸子匯通與漢初革命儒學 236
四、結語 262
后記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