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可以追溯至1707—1860年,歷史上曾經美好輝煌壯麗的一座園子,作為萬園之園被毀以后,為什么現在卻什么都看不到了?人們在無形中就會產生這樣一種情緒。數字圓明園的成果更多的是通過多學科的跨界研究團隊來完成的,不僅僅有研究圓明園建筑的人員,像郭黛姮這樣的建筑師,還有搞數字遺產的、數字化、計算機、信息通訊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tǒng)等專業(yè)學科的人,用了9年時間,關于圓明園曾經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通過本視頻集中地給觀眾提供了一個直觀且通俗的了解渠道。本項目的數字復原技術獲得了國家發(fā)明專利、2015年十大中國著作權人獎。讓科技yin領未來,進一步發(fā)揮遺產在社會文化建設和國民經濟中的積極作用,使中國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輝,提升公眾對祖國大地上遺產的認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