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中國畫?現(xiàn)代人要如何才能欣賞和理解中國水墨?古時山水中的深情,在今天,是否依然會和你我產生共鳴?思索著這些問題,愛擼貓愛畫畫的菁菁再次啟程,重返紙上山河,從彪悍的蒙元,一下子講到大清滅亡,閑侃三代水墨,勾勒700年山水畫史。 山水畫走到元明清,文人山水已成主流。所以這一次,菁菁甄選了25位極具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你將看到:前朝皇族本朝官兒的趙孟頫、潔癖到如廁鋪鵝毛的倪瓚,被星爺玩兒壞了的唐伯虎,自殺九次不死、殺老婆卻一擊必中的瘋子徐渭,“雅俗共賞”的任頤、吳俊,“四王”“四僧”“揚州八怪”“金陵八家”等藝術天團。在驚心動魄、妙趣橫生、暖心煽情的往事逸聞背后,你將看到為何文人能代替職業(yè)畫家,成為國畫主力的真正原因;看到山水的精髓,文人的心。 菁菁說:畫畫得好的人,是因為他們真的活過。畫家有時并沒有故作高深,他們作畫時,有著百分之百的放松,所以充滿自由。因此,本書雖然沿襲了欣賞中國畫的基本思路,介紹了不少專業(yè)級的書畫鑒賞小技巧,卻不會像美術教材和專著般刻板僵硬,它給大家的,不是結論,而是一種松弛自由的生活狀態(tài),一顆對中國藝術的好奇心。當你在博物館、旅行途中或其他機緣巧合下看到一幅中國山水時,試著用這些方法多看一會兒,你會發(fā)現(xiàn),除了“好看”,也許你還能“認識”它,重新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