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三思新聞教育

三思新聞教育

三思新聞教育

定 價:¥98.00

作 者: 張昆 著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社會科學 新聞傳播出版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8033121 出版時間: 2017-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98 字數:  

內容簡介

  在信息化時代,新聞教育不僅關系到媒介系統(tǒng)的發(fā)展和文化的傳承,更是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和諧與人的全面發(fā)展。本書是一個資深傳播學者與新聞教育工作者關于新聞教育的文集,收錄了作者論述傳媒教育的論文、講話、報告及媒體專訪數十篇。內容涉及新聞人才培養(yǎng)、新聞教學改革、新聞學科建設,既有對實際新聞教育工作的經驗總結,也有對人才培養(yǎng)一般規(guī)律的理性探討。作者張昆教授曾先后擔任過武漢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和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在新聞教育領域苦心經營三十多年,其獨到的教育理念及其在人才培養(yǎng)、教學改革及學科建設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對于新聞教育界、學術界同行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張昆 1962年生,湖北云夢人,法學博士。先后求學于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日本創(chuàng)價大學。曾任武漢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與傳播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副理事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課題“跨文化傳播中的國家形象建構研究”首席專家。1999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長期以來一直從事政治傳播學、新聞傳播史研究。其主講的本科生專業(yè)基礎課“外國新聞傳播史”于2009年被評為guo家級精品課程;2011年,其主講的“傳播的歷程”入選教育部2011年度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規(guī)劃。獨自出版學術專著9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40多篇。曾獲guo家級教學成果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寶鋼基金優(yōu)秀教師獎、湖北省社會科學成果獎多項。

圖書目錄

目錄


上編人才培養(yǎng)論

培養(yǎng)可愛的人民信賴的傳媒人/3
做有思想、有責任、有擔當的傳媒人/7
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統(tǒng)領,培養(yǎng)卓越新聞傳播人才/11
18歲的天空/18
新時代,新青年/22
忠告與責任/24
依托《華中評論》,培養(yǎng)杰出的評論人才/27
轉型時代新聞評論人才的培養(yǎng)問題/31
開放新聞評論教育,培養(yǎng)新時代輿論領袖/34
時代呼喚引領社會的新聞評論員/37
融合背景下播音與主持藝術教育/37
記者風度論/39
完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復合型新聞人才/49
馬克思恩格斯的新聞專業(yè)理想/59
媒介化時代傳媒工作者的綜合素養(yǎng)/65
新聞傳播教育的理想與困惑/78
拓寬視野,扎穩(wěn)根基,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傳媒人才/84
傳媒教育要滿足業(yè)界需求,更要順應社會期待/90
考量傳媒人才的四個維度/96
從馬航事件反思新聞傳播人才培養(yǎng)/99
新聞教育應堅持人文精神的主基調/106
交叉辦學重特色,與時俱進求發(fā)展/111
建設好校友的精神家園/115
加強青少年手機使用研究,優(yōu)化家庭代際溝通/118
固本培元,立德樹人/121

中編教學改革論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新聞學院院長?/135
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的多重角色/140
新聞傳播教育的支點錯位/145
中國傳媒教育發(fā)展的師資瓶頸/152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新聞史學術團隊/159
呈現(xiàn)新聞史的“三維空間”/163
視頻公開課的內容設計與展示策略/165
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新聞傳播專業(yè)的教材體系/170
改革新聞教育,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174
大變局與新聞傳播教育面臨的選擇/190
網絡時代新聞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197
從傳播學視角看當代中國新聞教育的缺失/204
中國新聞教育面臨十字路口/213
鑄魂——新聞傳播教育的天職/219
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兩大困境/224
媒介轉型對新聞教育的挑戰(zhàn)/229
后喻時代新聞人才培養(yǎng)中的教學相長/238
中國傳媒研究生教育的重大轉型/245
論新聞傳播教育的產學合作/25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60
努力踐行“秉中持正,求新博聞”/263
略論傳媒教育的十大關系/269
關于一流大學傳媒教育定位之思考/280
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發(fā)展及其面臨的挑戰(zhàn)/287

下編學科建設論

關于設立冠名教授席的思考/295
責任是我最大的驅動力/301
紀念新聞教育家何微先生/308
承先啟后,繼往開來/311
發(fā)展公共關系學科,滿足社會的溝通需求/313
講好中國故事,樹立國家形象/315
媒介化時代的國家傳播戰(zhàn)略/317
品牌傳播與國家傳播戰(zhàn)略/320
與時俱進,推動與落實國家傳播戰(zhàn)略/323
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326
樂觀責任感恩/328
特色辦學顯實力銳意進取求發(fā)展/337
關于學院發(fā)展的基本思路/341
關于學院研究生培養(yǎng)改革與學科建設的思考/357
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學科建設中長期規(guī)劃/370
攜理念與時俱進,傾思想鑄就華章/384
轉型時期的新聞教育與學科建設/393
推進交叉融合,實現(xiàn)學科的跨越式發(fā)展/398
新聞學院2007年工作報告及2008年工作思路/402
新聞學院2009年工作總結與2010年工作思路/417
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2014年工作總結與2015年工作建議/429
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2015年工作總結/441
新聞學院2016年工作報告/450
三十而立,再創(chuàng)輝煌/460
開啟新聞傳播學科的未來/466
關于編纂《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2016》的思考/471
見證歷史,傳承文脈/479
后記/483
補記/49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